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3

分卷阅读213

    不来?”

“回不来。”阿灵阿揉了揉额头,“春汛到了,他们看着高家堰大堤呢,老天保佑天妃闸一带千万不要出事,不然靳河总还不知道要怎么被索额图他们攻讦了。”

“那个大帅哥如何了?”

珍珍其实一直惦记着这事,可阿灵阿死活不说,倒是那个叫高朱普的盐商在他们走之前到盐道衙门小坐了一会儿。

阿灵阿耸耸肩说:“你养胎不知道,帅颜保比我早回京,这会儿大概正在乾清宫挨骂吧。”

………

阿灵阿倒没有猜中,帅颜保还没来得及去乾清宫被骂,他先在索府里被索额图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遍。

“你是人吗?”索额图一巴掌甩在了帅颜保脸上,“索家要你做什么?”

帅颜保是个大老粗,一这么说脾气上来了顶了一句:“我又不是索家人!”

索额图气息一滞,想还真特么的是,这家伙乃是他家别支,只是同姓赫舍里氏。

可越想越生气的索额图还是一巴掌又抽了过去,“那你也不是个东西,元后娘娘,咱们家的元后娘娘大丧,你当时说在江南脱不开身没法回来奔丧皇上信了你,结果你干了点什么?”

帅颜保捂着脸不敢再顶嘴,他这是真理亏,亏的大概要大清律法伺候的节奏。

“皇后丧期你在江南纳妾,你是不是要死了!”

“我这……外省都是一月除服的,我其实过了……”

“啪”一声,索额图又一巴掌扇了过去。

“你是外省人吗?!”

索额图的管家抱住要上去拳打脚踢的索额图,嘴里喊着:“老爷老爷,您这么生气也不是办法,咱们总要先把事儿解决了。”

“解决?呵。”索额图冷笑一声,“我不解决,我没法解决,你们一个两个花天酒地,老子天天在朝中替你们背锅挨罚挨骂丢人。”

他指着帅颜保叱责说:“你现在自己去乾清宫认罪。”

帅颜保这才怕了,赶紧跪下抱着索额图的大腿恳求:“索相爷,咱们是同门啊,我是对太子忠心耿耿,在南边为您豁出性命去了,他们这回就是冲着断您左膀右臂来的。”

索额图闭着眼坐回了上堂的椅子上,他心中何尝不清楚。皇上南巡回銮还没到京,江南道监察御史的奏章就送到了御前。

揭发江苏巡抚帅颜保在康熙十三年任职江宁知府期间纳妾,而纳妾时间恰在仁孝皇后丧期的三月内。

其实要放外放汉官,这根本不是罪状。皇后服丧外省二十七日就可,只有在京才严禁婚丧嫁娶一百日。

可帅颜保是满官,当然要是一般满官按照康熙的性格估计也就是夺官回家养几年的事儿,可要死不死,帅颜保姓赫舍里。

索额图现在活像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帅颜保当初可是说要在前线为河工为三藩才不回京的,哪里知道竟然有时间私下纳妾。

而这事过去了十年,十年后的今天,在康熙刚刚回銮,在帅颜保刚刚在南方怼过靳辅后,这么好巧不巧地被捅出来。索额图深知,这是要报复,要让帅颜保翻不了身。

而索额图还要生气,现在怒火中烧的是,除了死去的大哥噶布喇留下的那个还未娶亲的儿子,赫舍里氏能用的近亲只有外放多年、在江南树大根深的帅颜保了。

法保和心裕那就是两个畜生,索额图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两头猪,好歹能贡献两盘菜,而那两畜生只会浪费银子。

要救吗?

索额图握了握拳,最后吞下了这口气。

要救,得救。

他暮得睁开眼说了四个字:“死无对证。”

帅颜保愣了愣,接着火速离开了索额图的府邸,去办他该做的事。



阿灵阿的官船不过五日就到了永定河码头,文叔先行一步已经到京打点,他今日还陪了揆叙和攸宁一起等候。

攸宁遥遥看见船帆已经忍不住跳起来挥手,还是揆叙揽着她嘱咐:“当心点,你可不会水。”

船一靠岸,攸宁就摸着珍珍的肚子喜笑颜开要自认干娘。

而那里揆叙和阿灵阿似乎就没那么“情深”了,他们开口就是公事公办的语气。

阿灵阿还没下甲板就问:“如何了?”

揆叙一叹气说:“如你所料。”

阿灵阿的眼底溜过一阵痛恨,接着是森然的嘲讽:“那就别怪我了。”

揆叙望着天说:“阿灵阿,小爷以前没看出来你这么阴险毒辣啊?”

阿灵阿把在南巡龙船上的事三言两语总结给了揆叙,揆叙听后大骂了一句,接着吼道:“搞他,搞死他!绝对要他不得翻身!”

第140章

阿灵阿哭笑不得,赶紧把这小老弟夹胳膊下面,好好给他顺顺毛。

和表面看上去的不同,阿灵阿其实不是个急性子,他是个凡事先谋而后动的人。那些挥拳打架嚣张气焰都是深思熟虑后算计清楚的。

这招瞒天过海,遮蔽了法喀他们的眼睛,但没骗过康熙。正是看出这一点,康熙才会让阿灵阿去江南。

而揆叙看着文弱,却实打实是急性子。

当初在官学,也是他先往阿灵阿脸上抡拳头的。阿灵阿真怕他冲动之下直接跑帅颜保府上去。

“消消气,消消气,是我被整了又不是你,你这么激动做什么。咱们大半年的不见,你怎么脾气见长啊?谁惹你了?”

揆叙咬牙切齿地说:“换你在翰林院试试,一群老头每天摇头晃脑,嘴里知乎者也。皇上要拟个圣旨,一群老头子能为到底用峻德崇功还是彪炳帝纪磨叽个半天,你说是不是得把人给逼疯了!”

阿灵阿在江南斗智斗勇,可心情舒畅和生活惬意。不像揆叙每日遭受心理折磨。

翰林一官起源于唐朝,古时能当上翰林就代表他是全国文学修养最高的人,负责为皇帝写文章和谕旨。

到了明清两代,对读书人来说有一个翰林出身那比金子还珍贵。

老朱家的开国皇帝是要饭出身,虽说后来扫盲成功,那也就是小学生水平。

于是但凡国家各种典章礼仪,挂着皇帝名义颁发的各项上谕最后都要由翰林草拟润色,皇帝看过后拿个大印章在后边盖章了事。

到了清朝,情形也差不多,努尔哈赤自己是个文盲,能说汉话但是看不懂也不会写。

到了他儿子这,四大贝勒里只有皇太极知道多学门语言有助于就业上岗,于是提早脱盲,但也就是个初中生的水平。

皇太极童鞋想想自己有拉拢汉人的必要,于是设立类似翰林的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找了一堆像范文程这样的人天天给前明写文采斐然感情饱满的劝降书。

效果也不错,哄了不少人投降。

到了入关后,依然遵照老传统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