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一品夫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3

分卷阅读143

    大央的子民虽然都崇敬这个战神,但是一想到死在他手里的人命,心里也不是不畏惧的。

营帐内,陆铮可不管林知府心情如何,他将大央的海线图铺开,用笔将五个出事的村子圈了出来,然后说:“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陆铮这次带出来的全是精兵强将,他原本就打算趁着这次南下将水师接收了,正好让这些人给他整顿水师去。

宋汉霖作为陆铮的心腹,第一个出声说:“属下探查到,这几年海寇活跃的地方都集中在鹤城郡和昌平郡沿海一带,咱们是不是呆以认为,海寇的老巢也在这片海城上。”

宋汉霖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大概地定了位置。

旁边有人附和说:“有道理,海寇上岸会选择不同的地点,但肯定会首选离自己近的地方,只是我们手上没有海城上岛屿分布图,想找到人还是很难。”

“从对方每次出动的人数来看这个岛肯定不小,人数也一定很多,还有那些被他们掳走的青年男女,几代人繁衍下来,应该能自给自足了。”

“所以他们用的穿的东西都与大央不同,那咱们是不是可以从这入手,在沿海一带布置眼线,一旦发现有穿着有异,行为有异的人,就可以顺藤摸瓜摸到他们老巢,把这群无耻之徒一锅端了!”

这个主意一出,不少人都点头赞同,陆铮端坐着,只评价了一句:“费时旨力!”

呃……众人郁卒,然后又有人说:“那咱们分兵几路出海,那么大的岛屿总不至于找不到。”

“船在哪?人在哪?一路兵马出多少人?”陆铮字字珠玑,把原本热情高涨的副将驳的都低下了头。

众人沉默着想了会儿,然后宋汉霖提着胆子问:“爷,您是不是有主意了?”

陆铮看了他一眼,“我们的敌人是行踪不定的海寇,乘船在茫茫大海上找他们简直等同于找死,若是他们上岸来,我们根本不惧,既然如此,那就把人引上岸来好了。”

“引上岸?”众人眼前一亮,随即又暗了,“怎么引?”

“海寇既然能每次都准时机和地点,那一定有人长期活动在沿海一带,这些人不是生活在岛上的海寇,别想着他们穿着行为会异样,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些人给海寇传递一些虚假消息。”

陆铮将大致的思路说了一遍,众人都不是笨的,稍加点拨主明白了陆公爷的计策,一个个兴奋的满脸通红。

宋汉霖舔了舔嘴唇,贼贼地笑道:“完事后咱们可以顺便接收他们的船,也能给国库省点银子。”

“若是能顺利剿灭,搜刮了他们的库房,可就不仅仅是省银子了,嘿嘿……”

陆铮再次打击道:“别把事情想的太顺利,论单兵能力,你们自然是用过一筹,但是真上了船,你们先保证自己不晕船再说。”

几个旱鸭子摸了摸脑袋,脸色有些不自然。

陆铮这次带出来的精兵都是挑的懂水性的,反而这几个心腹将领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水上作战。

他拍板道:“从明日起,你们就开始训练水性,若是连手下的兵都比不过,也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众人神情一肃,恭敬地齐声应诺:“遵命!”

第123章

-三月底,沿海一带各地的水师驻地断断续续迎来了他们的新上峰,这些将领一来,便开始了一场雷厉风行的全面整顿。

前些年,大央将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北疆战场,精兵强盗陆续从各地抽调过去,留下的多数是些上了年纪或者没本事的。

由于水师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慢慢的一些生活贫困的平民为了军饷都在里头混了个编制,老弱病残都有,权当挂个名而已。

不少将领看着这种情况头都大了,等情况查明后,心更是拔凉拔凉的,诉苦的书信跟纸片儿一样飞往鹤城。

鹤城漕帮的总部,陆铮和部分下属就住在这里,他的计划要实施离不开漕帮,比起他手下那几百名正规的士兵,漕帮的帮众分布沿海各地,更适合传递消息。

看完那些诉苦的书信,陆铮全部回复了一个字:改!

老弱病残的踢掉,心思不正的踢掉,剩下的能用就用,不能用全全踢走,然后重新征兵,只是这样一来,整个沿海水师都因为这件事沸腾了起来。

陆铮让人传出的消息则说的是:朝廷不满各地水师空占军饷却无所事事,准备精简人员。

平民们自然是不管这些的,海寇年年肆虐,也没见这些水师产过功,杀过人。

当地的文官对此乐于建成,要知道水师的军饷都是从当地税收中拨款发放的,要是能这部分钱省下来,当官的荷包自然也就更鼓了。

有人拍案叫好就有人郁郁寡欢,尤其是那些被踢走的水兵,他们再也拿不到一份不用干活的俸银了。

穷乡不仅出恶民还出恶兵,不少地方的水师都大闹了起来,甚至有人召集了被踢走的士兵想要将尊严的将领赶走。

那些新来的将领也不是吃素的,个个摩拳擦掌想尽显身手。

闹事好啊,他们正愁没机会练兵,想把他们赶走也得关头比他们硬才行。

水师一乱,传言越来越夸张,杨奕带着向个心腹每天都在鹤城郡的沿海乡镇钻来钻去,散播着朝廷准备撤销水师编制的消息。

他也没管听到消息的人是什么反应,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愁的自然是当地渴望得到保护的村民,喜的是那些海寇驻留当地的眼线。

又过了几天,风向一变,各地官府贴出了皇榜,皇上命镇国公整改水师,一个月后镇国公将南下。

那些刚把消息传回去的眼线们吓了一跳,连忙又将新消息传了回去,并且开始打探水师驻地的情况。

此时各地水师都被裁了大半兵员,自然是空荡荡的,那些眼线见此情况,两下一合计,决定在镇国公南下前再干一票大的。

而就在这时,他们又得知,一艘华丽的商船载满货物出海了。

沿海一带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传到京都,左邵卿每隔三天能收到陆铮一封信,信不长,只是写了几句关心的话。

饶是如此,左邵卿也挺乐呵的,回信的时候总是洋洋洒洒好几页纸,从自己的生活记录到京都的八卦流言,再到朝廷的重大事情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