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虽说救了他们,但一上来就说她是圣女还要把她带回西迦佛国烛光寺,那群朵拔族人的目的地也是西迦佛国,谁知道怀的什么心思。令狐容久居深宫,早已学会了谨小慎微,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她眼珠一转:“好吧,我暂且相信你们,出去找个地方你好好跟我说说怎么回事。”为首的年迈僧人见令狐容态度软化,满眼含笑双手合十一礼:“圣女请跟我来。”八个人与令狐容二人再一次走到街上,只是这一次他们盯得更紧,生怕令狐容再一次逃跑。令狐容看见后面七个僧人如临大敌盯着自己与南宫无痕时,心中暗恨,不动声色地问会晋语的年迈老僧:“大师,你说的圣女是怎么回事,阿布玛又是什么?”年迈僧人用晋语解释道:“这是佛国数千年来的传承,臧否大师东去之前,曾预言将有圣女自东方而来,便亲自一路前去盛京将其接回,随后每一任圣女临终前皆会留下遗言,转世经纶转动,给我们留下寻找下一任圣女的指示。从这一次的指示来看,你便是我佛国的新圣女。阿布玛,便是草原语中圣女的意思。”令狐容听完以后方知,原来臧否大师一路东行到当时的先秦王朝,并不完全是为了传教,而是为了将圣女带回西迦佛国。只是这样如同传记般的事情忽然落在自己头上,让她有些吃不消。于是她问道:“自从大晋与边牧族相互起了嫌隙以来,虽说禁了边市,也总有商队或是佛教信众前往西迦佛国,其中也有女子,为何你们笃定圣女一定是我?”年迈僧人很是有耐心,几乎知无不言:“因为我寺第十二任圣女临终遗言说得分明,圣女‘自东而来,身着黄衣’,根据时间来算,符合条件的刚好是圣女你。”令狐容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杏黄色宫装,忽然有些不耐烦,她可不想当什么圣女,一辈子待在寺里面吃斋念佛,和出家有什么分别。不管这位年迈僧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她一律当做假话。“若我不愿意随你们回烛光寺,不愿意当这个什么圣女呢?你们也硬要将我绑回去吗?”年迈僧人被这个问题愣住了,他也是第一次迎接圣女回归,不曾有过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于是如实回答:“我们不会强迫,只会劝说圣女尽快随我们回寺。在圣女答应之前,我们会一直跟在圣女身边。”令狐容深吸一口气,“我不会愿意的,你们就是跟一辈子我也不会同意。”年迈僧人也不气馁,与其他七位红袍僧人耐心跟着令狐容与南宫无痕。令狐容忽然停住,年迈僧人与其他七人皆看着她。原来是一只飞虫,无意撞在了她脸上。她用手拈起飞虫,轻轻放在地上。年迈僧人与其他七位僧人竟有些热泪盈眶。其他七位僧人已经拜倒在地,大呼“阿布玛。”为首的年迈僧人亦是心怀激动。上天有好生之德,对飞虫走兽性命一视同仁,这是大师臧否引为佳话的慈悲心啊!八人内心再无任何疑问,未开慧根,已有佛性,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新圣女!然而,他们脸上的激动之色很快僵硬。令狐容将飞虫放在地上以后,见到众僧人的神色,尤其是那跪伏在地的七人,眼神瞬间一冷。“啪”地一声!她的脚狠狠落在了那只被她轻轻放在地上的飞虫上,踩了个稀烂。“哼。”令狐容拉着南宫无痕的衣袖就是一阵狂奔,徒留下目瞪口呆的众僧。“住持,我们还追吗?”跪伏在地的一个僧人用草原语问年迈僧人。年迈僧人面色复杂看着令狐容与南宫无痕越跑越远的背影,“追。”第一一四章初入望京西北大凉州。州牧府邸。沈常浸皱着眉头看着唐三彩送来的一份最新的帛信。“珍珠塔出事了?”唐三彩低头道:“是,甲子长老死在珍珠塔前,据说是潘芷云与青玉院的人做的,同行的还有一个叫汉生的姑娘与一个女童。”“汉生?”沈常浸起了兴致。“不错,此女曾在秦阳军帐中,是陆沉的未过门的妻子。不知为何忽然离开金城,与潘芷云同行。”唐三彩回复。沈常浸笑了起来,给自己斟了一盏茶。“我知道为什么,她便是我们要找的人。”沈常浸轻轻啜饮一口。“派人跟着叫汉生的姑娘,带回凉州。”“那鸡鸣寺那边是否需要增员?如今甲子长老已死,我们在洛城失去了重要的眼线,是否另外派人前往?”“不用,咱们要的消息已经得到了,珍珠塔既然已经出事,再留无益。找人盯好青玉院的人,然后派人跟着潘芷云与汉生。”“已经派人跟着了,他们正在前往望京的路上,想必不日便要抵达。”沈常浸一笑,“好事。你先去安排,另外告诉秦三观,谨之的婚事抓紧。”唐三彩应诺而去。原来“药引”是她。沈常浸眼神炽热,如同烛火照映下的琉璃光。有了药引,一切就好办了。巨墨门的人靠不住,大家都想要药引,真正得到了以后,谁会甘心拱手让与他人呢?既然已经知道药引是谁,便各凭本事去取好了。沈常浸一想到自己即将得到梦寐以求的“药引”,不由一阵心跳加速,这是他多年不曾有过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再过半日,我们就能到望京京郊。”潘芷云道。昨日如往日一般,潘芷云依然选择了最贵的客栈投宿。按照潘芷云的话说,就算有人想要找麻烦,也得多花点代价,譬如客栈房钱。汉生对这一点不以为然,毕竟要找麻烦的人又不一定会住在客栈,在客栈附近随意找个便宜住处就好。不过住大客栈的确有好处,相对于普通客栈而言,大客栈配有不少侍女与护卫。虽然别有用心者也会有伪装成侍女或护卫的可能性,但可行性比起普通客栈要难上许多。或许潘芷云说得对,各有利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