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农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34

分卷阅读1034

    了,也帮我照顾好她好不好,你玲玉jiejie想自梳头一辈子不嫁,我一直认为和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你替娘把这件事做下去好不好,娘最愧疚的就是对不住小玉。”巧兰仰起头,眼泪掉了下来。

奴婢也是人,也会害怕也会有心里阴影啊。是她连累了玲玉了,遭受了那样恐怖的事,恐怕要留一辈子的病根了。

“娘,你放心,我会给玲玉jiejie养老的,我喜欢她想让她陪着我嘞。”咩咩倒是十分欢喜了。

“真是好孩子。”

第二天栓子和咩咩被清刚带走去书院学习去了,本来咩咩不能进去的,鹿山书院没有女孩子,但清刚觉得无所谓,咩咩小么,把她打扮成男孩给山长说一声,让孩子见识一下,感受书香气也是好的,就这么带走了。

老人们逛了几日街了,累了不想出门了,让人帮着爷爷在家酿酒了,李母则忙着给巧兰和传虎做一点酱和小菜给他们吃,正好蔬菜也陆续下来了,可以腌制一小部分现成的菜了。

李老太闲来无事,把家里带来的老粗布裁剪了,给孩子们做几双鞋垫和鞋底,传虎常年训练,鞋子废的厉害,且还需要厚底的鞋子才舒坦,闲来无事老太太坐不住,就给传虎多扎几双鞋子了。

栓子和咩咩去了书院,下午回来,每日都滔滔不绝说个不停,大概是觉得书院很新鲜,和家里的学堂又不一样了,这让两个孩子涨了见识,尤其是书楼的书很多很多。

他们都十分喜欢这样的氛围,看到了更努力更有出息的人,这对于现在的他们感受也是十分新鲜,却很重要。

清刚住在书院了,隔几日才会回来一趟,他是要考科举的,可不比栓子就是来长个见识的,他要沉下心开始苦读了。

栓子忙得很,咩咩也没闲着,跟李母凑热闹学着做小菜,跟巧兰学习做香薰香膏子,学画画练字,每日不辍。

巧兰观察两个孩子,作息很规律,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早起按时起床不用催,早起围着院子跑跑打一套五禽戏活动身子骨,吃过早饭来给自己请安然后开始读书练字画画,练琴等技艺,中午午饭后午休,下午起来绣一会荷包或者扎个鞋底,接下来就可以玩一会,大多是陪着李母或者巧兰玩个香薰啥的学个稀罕。

观察下来巧兰十分满意,孩子越来越懂事独立坚强了,自己屋子的事也是了若指掌,有多少银钱庄头每年要送多少粮食和钱,李府的人事哪些人很不错,哪些人有点小心思但不足为虑等等,孩子已经开始学会独立处理身边的问题和困难了。

夜里巧兰说起两个孩子,满是骄傲和自豪,“我原以为咩咩小肯定不知道银钱怎么花,账目肯定也是说不清楚的。谁知道咩咩是懂的,经常跟老爹他们问,说了就能记住嘞。虽然她还看不懂账目,但已经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知道底下人有没有坑骗她了,还说有一些差距是可以容忍的,但年年亏损他肯定要告状求助的,这是欺骗她年纪小,糊弄她了。哎呦!我听了真是高兴的不行,我闺女越来越能干了。”

传虎也立刻就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眼里是真切的欢喜和欣慰,“我也是有这种感觉,栓子跟了我几日,不管我怎么折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态度多严厉刻薄,他都咬牙承受了下来,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都是全力以赴,十分珍惜每一次机会。兰子,谢谢你。你积极地让孩子去李家,是正确的决定,孩子的教养十分好。

即便是和我的兄弟对练,也是态度恭敬的喊哥哥叔叔,打赢了也不骄傲先鞠躬赔礼再说感谢哥哥叔叔让着他给脸面了。兄弟们都很喜欢栓子,特别有教养有礼貌,做人做事都可圈可点,性子也好很大方。孩子越大我越担心,这回我看了咱儿女没毛病,真的十分好,我想着今年给李家的钱在加一成,从咱自己兜里掏,不影响别人成不,别的我也不知道该给个啥才合适,我琢磨着李家人多缺钱,土地再多也不够他们分的,再多给一些让李家人自己去买祭田给学堂填个进项啥的,也是咱们的一份心了。”

“我想着给钱是一个方法,但有点太俗气了,不如让人在京城平民区也买点宅子或者铺子啥的,直接送给李家的学堂,让他们用来奖励有出息有贡献考中科举的学子,也给咱儿子多几个朋友兄弟的,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跟爷爷奶奶他们商量一番,宅子铺子可以先买下来再说这话,这样爷爷也不好意思推辞了,就算爷爷真的不要,这些产业不担心卖不掉的。”

“成,这主意好,我怕写信回去让他们把这事办了。”传虎一听这样好,有面子还贴心显得有诚意。

☆、第1071章:离开

李家把孩子教的真的很好,这让传虎夫妻两个心里真是万分感激,千方百计想着用什么妥帖的法子好好感谢一下,光撒钱有点俗也有点不讲情面了,所以巧兰才提出这个想法,李家对子孙后代是十分看重的,从这方面着手应该错不了,再跟相爷和李家老大好好商量一番,应该十分稳妥了。

第二日传虎就让人把信发了出去,要他们尽快办妥此事,买一些宅子和田地,田地一定要良田,因为这事给李家的祭田,祭祀的田地抄家皇帝都不碰会如数归还与你的,所以世家大族凡事脑袋清醒的族长宗妇,每年都会购入一些田地做祭田,这是家族退守的根本。

所以传虎夫妻有钱了,也给李家村族里买了不少祭田,用的就是孩子们的名义,现在我孩子不需要这些粮食,你们拿去给孤寡老人是我们孝敬族里老人的,出一份力。将来若有一天我的孩子需要了,我败落了,也请族里别嫌弃我们的孩子,给一口活命的机会。

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了,李家这样的大家族,自然也少不了这个的。

李家富有的是知识是教养和底蕴,但本身并不富裕,相爷虽为高官,在地方任职时也是为国为民,这样的官纵有钱也很有限了,因为李家是个大家族孤寡贫穷的人不少呢,他的钱也都花在这了,不能你一个人富的流油,宗族族民都不管了吧。

李家当官的人多,基层官员多些,怎么起来的,就是拿钱培养出来的啊,这也是相爷宅心仁厚深谋远虑的结果,有一天他走了李家也不会败落,基数大,若一个家族只有一两个人当官,一旦出事根本坑不住暴风雨,但举全宗族之力,总还有一线希望可以直达天听啊。

当年相爷为啥借了那么多国库的银子,当年他最出色的一笔政绩就是因为在地方任职时,遭遇了特大洪灾,相爷年轻勇猛宅心仁厚,于灾民一起对抗洪水,各地去购买粮食,李家当时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