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纱等料子,同时也注意只挑选单色,凡是本身有花色的一概不要,那些是不能做绢花的。

等到挑选完毕,王氏和赵莺莺手里就各有了一个大包袱,王氏那个装的是丝,赵莺莺这个装的是零碎布头。会账的时候赵莺莺还‘童言童语’地打听了如今布料各自的价格,也是为了了解物价。

说真的,东西比她想象的便宜的多。

红黄杭细绢每匹九钱六分,红黄绫每匹一两二钱八分,红纱每匹一两六钱,黄绫纱每匹八钱,白生绢每匹六钱,潮蓝布每匹三钱二分,绿梭布每匹四钱五分,平机白布每匹四钱八分......

以前她在皇宫的时候也听说过一些抱怨——她做着太后身边的针线,因此常常要问下头要布料要彩线等。

下头人并不是每一次都拿上等东西过来,一开始赵莺莺还干着急,这可是进给太后的东西,有一点不好可不是大罪!各处想办法求人换好的来。

后来她才学聪明了,学会了‘刁钻’别人。若是下面的人给的东西不好,她就说禀太后去。下面的人就算知道她轻易不敢惊动太后,也不敢去试试她会不会来一次真的。因此次数多了之后,都知道她不好惹,每一次的东西就全是上上等的了。

就这样每次还不忘记同她抱怨:“姑娘你哪里知道我们的难处呢?这天底下百物皆贵的,特别是进了皇宫的东西,一个鸡蛋也要一两银子!走姑娘这儿的料子算是另外开账,每次去管事那里开出银子来别提多难了!”

那时候她也略微知道了,经过她手的那些布料在皇宫的账目上是个什么标价——真是价贵啊!不过反正不用她出一分一毫的,因此并没有多想。

现在她当然知道皇宫外面的东西比皇宫里面不知道便宜到哪里去,但也确实没有真切地感受到差别是这样大!

买好了丝和布头,做绢花还要铁丝、染料、浆糊等,染料不用说,赵莺莺她爹做的就是染匠,这个最易得。浆糊也不难,平常常用的东西,赵莺莺自己都会做,只有铁丝,还专门去了一趟铁匠铺,才买到半卷。

最后母女两个还顺脚去了一趟菜市场,最近家里因为有前一段时间得的腊rou薰货吃的并不差。不过老是那些也想换换口味,王氏考虑了一番,干脆到菜市场花了一钱银子买了个大猪头。

这也是王氏会过日子——猪头这种,既算是rou菜,家里上上下下吃的开心,比起其他rou菜来又十分便宜。唯一的不好是,一些不会料理的人,做出来味道一般。而恰好王氏就是一个十分会料理猪头的。

趁着买菜这一会儿,赵莺莺也更多地知道了一些物价。

大米白银每石五钱银子,上等猪rou每斤白银一钱六分,上等羊rou每斤白银一钱二分,牛rou每斤白银一分五钱,大鲤鱼五斤重价值一钱银子,活肥鸡一只白银四分,豆腐一块半分银子,面筋一个一分二.......

天底下很多东西知道了食品和布料的价格后也就能很清楚了。就算还有很多物价不了解,赵莺莺也能估计地出来,一般的三口之家,哪怕是在扬州这样的大城,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花销也能勉强度日了。像自家这样的,包括祖母在内,有七口人的,二两银子也过得去。

不过王氏虽然精打细算,但一向不亏待自家人,赵莺莺估计自家一年的家计要三十两银子才足够。

赵莺莺忽然想到了自己上辈子的事情,那时候自己每个月有月钱,不过月钱从来都是小头,大头在赏赐上。就算不算那些价值高的多的布料和首饰,只看银子,一年也好有几十两。

这笔钱足够养活两个赵家,而且还不是勤勤俭俭地过,而是丰丰富富地过——从这也可以知道皇宫里过的有多么豪奢了!

不过赵莺莺没有任何怀念那时候‘好生活’的意思,步步紧跟着她的娘亲,抱着以前绝对看不上的零碎布头,步履轻快地往太平巷赵家小院的方向去。

这个时候她想着的是自己手头这些零碎布头能做成多少绢花,到时候能赚多少钱。这个数字固然不会大,但她拿这个给家里挣进项补贴,给自己弄一点儿零花,真是比上辈子得了价值连城的金珠宝贝还要满足了!

第19章

东西买足了,再看看天时,差不多是平日要烧晚饭的时候了,王氏赶紧带着莺莺回太平巷子。

等到了家,赵吉和赵蒙父子两个还在屋后洗洗染染,忙活着活计。方婆子却是已经闷出了一锅糙米饭,在一旁晾凉——夏日里头不耐烦吃热饭。等到王氏和莺莺回来,看到王氏手上那一只大猪头,总免不得唠叨。

“过日子还是要俭省些的,家里有鱼有rou的,这些日子也没有断过好菜,偏偏又买这个来。我听说那些富商人家发家也是靠的节省,一分不舍一文不用,人家都那样,何况我们。”

不过话也没有多说,毕竟如今当家的是王氏和赵吉夫妻两个。她受着儿子媳妇供养,一惯也不亏待她,自然不会说重话。

王氏则是笑吟吟放下买来的一干东西:“娘别多想,最近家里都吃那些腌rou腊货的,好歹吃吃新鲜的。至于俭省的事儿,这又不是浪费了,好歹是进了全家人的肚子——别的,娘也不必担忧,吉哥早就不是学徒了,家里可不是前几年可比。”

扬州最有名的染房就是戴家染房,这家染房不要说在扬州了,就是在外地也颇有名气,能染出许多别的染房出不来的颜色,名目多得不得了。赵吉当初正是在这家染房学徒。

他天分不错,人也勤奋,最重要的是拜了一个好师傅,所以学了一些本事。不过这戴家染房也不是那么好进的,那些想要在戴家染房学徒的都要签比别处长的多的学徒工时间。当初赵吉签的是十五年,也只有签这样长的时间才真能学到如何调配颜料。

不过戴家染房机密的那些配方自然是不用想了,即使是签了一辈子约在戴家染房的大师傅也不知道,全握在戴家自己人手里就是了。

做学徒的时候能学到真本事这是戴家染房的特色,而学徒的报酬低的惊人也是戴家染房的特色,端的就看个人取舍——只有一些有点家底的才能去戴家染房学徒,不然做学徒的时间内家里恐怕就要垮。

不过自戴家染房学徒出来就算发达了,既可以受聘于戴家,也可以被一些小染房供起来做大师傅,甚至可以自己拿本钱开染房。因为手艺过硬,怎么样都是好出路。

赵吉就是在自己家里开了几只大染缸做生意,三年前家里还是靠着王氏支撑,没有攒下一点钱,不要说比赵家大伯家里了,就是比赵家二伯家都要差。索性当时儿女们都不大,不用忧心嫁娶,不然又是一桩犯难的事情。

而三年之后的如今,家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