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

分卷阅读60

    做的实在,一个个馒头圆圆的大大地,要上去也知道料放的足,是饱肚子又暄软。

大米粥也是一个道理,一把米洒进锅里煮起来的是粥,只是那粥明镜似的能照见人影,何其薄!但是一碗米四碗水地去做,那也是粥,但是这样的粥能够做到筷子插上去不倒,吃了做事饿的也慢。王氏做的就是这种粥。

热气腾腾的稠米粥,实实在在软绵绵的三合面馒头,自家腌的小咸菜,王氏送到旧屋那边就道:“家里没得什么好招待,多担待了!不过管够管饱还做得到,叔叔伯伯多用。”

雇主家里好不好,看伙食就知道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和赵吉不熟的就道:“这赵三哥真是厚道,这两年我是常给人做雇工的,这样好的早饭不多见了!”

须知道,做工的都想做的少、吃的好、赚的多。老板则是想要他们做的多、吃的差、赚的少——只有这样老板才能少花钱、多挣钱。那些老板请雇工做事,在有力气做事前提下,饭食自然是越省越好。

赵吉和王氏,一个是两个人不是那等小气人,另一个是两个人还没学会当老板的道道。这时候请这些熟人过来做事,更像是一个家里有大事,譬如说起房子之类的,亲戚朋友来帮忙。别的不说,好饭好菜要管够吧!

早饭做好之后,几个孩子叼着一个馒头就出门了,直奔菜市场。别的菜先不论,几个孩子先去rou铺。

杀猪的有自己的方便,大都不会少rou吃,因此个个生的魁梧高大,身宽体胖。这rou铺的屠夫也不例外。拿了斩骨刀在抹布上抹了抹,上前道:“这不是赵家几个侄女儿侄儿?今日来光顾老叔我的生意?”

因为这里菜市场离太平巷子很近,遇到熟人并不例外,这家rou铺就是一样。

说话当然是长姐赵蓉蓉,先十分有经验地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好rou:“老叔,这个给称上五斤。”

一般人家称rou哪用这么多,而办酒席也不会在这前头称——都是买上一头猪请屠夫来杀。这样猪身上的都是自家的,只要给屠夫一点工钱就是了,划算的多。所以这rou铺屠夫乍一听赵家几个孩子要五斤好rou还有些吃惊。

一边利落地割rou还一般问:“你们家今日请客吃饭?”

不等赵蓉蓉说话,赵莺莺就抢着道:“是的呀!今日我家里请人帮忙,都是我爹的朋友,娘说要好生招待——老叔,你这里有没有猪骨头、猪血、猪杂之类,挑好的卖我们一些。”

早上来得早是有好处的,猪rou就算了,只要没被挑到最后,在这天气寒凉的时候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很多其他的菜就不同了,就譬如赵莺莺提到的猪骨头、猪血、猪杂。

这些菜在一般人眼里算不得正经开荤,也因此格外便宜——吃起来和吃rou差不多,又比吃rou划得来的多,自然卖的快。也就是早上,新杀了猪之后,才有这些东西。

出门之前王氏也是叮嘱过的,要是有这些东西,也多多地买一些回来。多少凑上算几个好菜,席面好看又便宜不费。

rou铺屠夫笑着道:“你们来的早,当然是有的,猪骨头、猪血、猪杂都有,你们要哪些,又要多少?”

赵蓉蓉心里估计道:“猪骨头多拿几根,筒子骨、脊骨都要。猪血要两斤,猪杂给一副猪肺、一副猪肝、一副猪心。”

赵蓉蓉没有要猪杂中颇受欢迎的猪大肠,只因为她家虽然吃猪大肠,家里却一般不做——处理猪大肠的味儿可不好闻,王氏如今怀着身孕,她又不乐意几个孩子做这个活儿,所以特意叮嘱过不买猪大肠。

“嘿,侄女儿,一下就把好东西都买走了啊!”rou铺的屠夫笑着把赵莺莺几个要的东西整出来放进赵蒙和赵蓉蓉两个提着的篮子里,实在是赵莺莺和赵芹芹年纪小,提不动太重的东西。

之后再买的菜,白菜、豆腐、白萝卜、南瓜、韭菜等,就全部由赵莺莺两个小的拎了。

买东西要早起,也是正经做事,但四个孩子却说说笑笑十分高兴。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事根本不辛苦,和出来玩也差不多了。特别是赵蒙,平常跟着赵吉在染坊忙活,赵吉不休他也就没得休,这会儿更是敞了性子。手上东西沉重也不觉得了,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一样。

“顺儿哥!”赵芹芹小孩子眼尖,又因为相熟,最先看到顺儿,立刻就叫了起来。

“陈顺儿,真是你!”赵蒙听小妹一嗓子也立刻看了过去,立刻上前几步:“嘿!咱们两个好久没见了!”

赵蒙上下看陈顺儿,觉得他收拾的倒还干净利落,想来是要去茶馆兜生意的关系,总不好太过落拓。只是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过得不好——面色青白,人也瘦瘦高高的,就好像是吃不饱饭一样。

陈顺自然也看到了赵家兄妹几个,都是认得的。便把身前的竹兜子打开:“新进的红枣蜜饯,蓉姐儿莺姐儿和芹姐儿都尝一尝罢。”

赵莺莺几个姐妹有王氏教导,都是知道事的。就连最小最懵懂的赵芹芹也知道,她顺儿哥家里境况不好,这些东西是他的本钱,人给她吃也不能拿。

只不过人家请他们吃,他们直说不要又有些过了。最后还是赵莺莺上前两步,抓了几粒瓜子,然后分给jiejie和小妹:“谢谢顺儿哥!”

瓜子价儿贱,又只是几粒,自然是不打紧。陈顺儿似乎是想说什么,只是嘴巴上下张了张,最后还是没能说什么。

“顺儿哥再见。”“陈顺儿再见,下次我去你家找你玩儿!”

两边又很快分开了,赵家几个孩子跑跑跳跳往巷子里头去,陈顺儿等了一会儿也转身往巷子外去了。

赵莺莺几个送了菜回来,王氏在一旁查点,心里欣慰——菜都买的极好。要知道买菜也是一门本事,懂行的能花少少的钱买多多好好的东西,不懂行的钱用的多,菜却不中用。

因为今日中午是要做一个席面,所以菜一买回来,赵莺莺一家,包括方婆子都来帮忙。顺便还找宋氏借了大房的灶眼,反正这会儿还没到她家做中饭的时候,放着也是白白放着。

于是大家分了不同的事情,赵蒙专门负责烧火,赵莺莺则是带着赵芹芹专门给王氏、方婆子、赵蓉蓉做小工,择菜、洗菜,然后整整齐齐地送去给赵蓉蓉切。

赵蓉蓉一个人专管切菜,王氏和方婆子则是各占了一个灶眼管着做菜。煎炒焖炸煮,应该有不同的顺序。那些可以上炉子热着的菜先做,炒菜则被安排在了最后。

等到中午的时候,便在旧屋破屋子钱搬了一张八仙桌,由着几个孩子把饭菜送了过去——约摸两指后、麻将块儿大的慢炖烧rou,打成大块的鱼头炖白豆腐,蒸起来藕丸子,一整盘子切开来摆成花的咸鸭蛋,酸溜溜炒白菜,金灿灿香喷喷油煎南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