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

分卷阅读113

    赵芬芬赵芳芳却笑了起来:“是该回去看看了,你家现在该忙着了。啧啧啧,人家都说朝廷还有三门穷亲戚!你家如今富贵了,自然会有穷亲戚冒出来,你们去吃饭去吃饭——只怕回去晚了,那几个讨饭的该把你们家的饭碗都吃啦!”

第60章

“家里有难处,如果不是真过不下去,也不来向娘张这个嘴。”赵莺莺和赵蓉蓉回家时候正好听到这一句。

赵芬芬赵芳芳说的话赵莺莺都听到了,只不过她并不知道她们两个是什么意思。于是只是和赵蓉蓉两个加紧步子回家,等到了家才发现家里来了几个陌生的客人。

赵莺莺重新在扬州生活了快一年了,凡是家里总动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不说个个熟悉,总归还是混了个眼熟。但是今天来的两大一小,一男两女却是从来没见过的。

赵莺莺和赵蓉蓉两个前脚才跨进门,后脚就有一个女声道:“这就是我那两个侄女儿吧?果然是城里的姑娘,倒把我家那个乡下土丫头衬的不能见人了!”

赵莺莺和赵蓉蓉都不认得这位妇人,还是一边站着一只不说话的王氏忽然道:“这是你们张家姑姑,只管叫她张大姑就是了。”

赵莺莺赵蓉蓉叫过人就被王氏叫到一边,倒把之前说话的那个妇人给撂开了。不过那妇人也不尴尬,立刻就笑眯眯道:“两个侄女儿之前是做什么去了?我倒是看你们满手的东西呢。”

赵蓉蓉撮着衣角不说话,赵莺莺便做小孩子一样清脆答道:“我和大jiejie买了一些低价卖的纱料,夏天给家里做蚊帐,钉纱窗!”

那四匹纱料染坏了是比较明显的,一看就知道。那妇人自然也能看到,于是笑道:“两个侄女儿忒俭省了,你们爹如今生意做的越来越大,你们也是富户的姐儿了,哪有用这种布料的。”

赵莺莺听了眼观鼻鼻观心不说话,果然就听王氏淡淡道:“什么富户家的姐儿,我家不过是在扬州讨碗饭吃而已。饿不死就算是老天爷的保佑,说什么其他。至于说俭省不俭省的,这原就是女儿家该有的品性!”

王氏扫了两个女儿一眼:“出去玩儿疯了?还不快进屋去,女孩子家家的多做些女红纺织的事情才要紧。”

赵莺莺与赵蓉蓉互相看了一眼,齐声说‘是’。

赵莺莺知道,今天这事绝对不普通。平常王氏那些话只拿来说过赵芹芹,赵莺莺赵蓉蓉两个,从来只有王氏劝她们出去多走走多看看的!这时候这样说,只不过是想把她们支走而已。

两个人走到前院中间,赵莺莺便对赵蓉蓉道:“大姐,我上次做的鞋脚不对,你来替我看看。”

赵莺莺的手艺家里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她做鞋哪里用得上赵蓉蓉指点。所以赵蓉蓉立刻就知道这是meimei有事情和自己商量,便笑着道:“好啊,再叫上芹姐儿,她也该学着针线了。”

就这样芹姐儿也被叫进了赵莺莺的西厢房房间,被两个jiejie捉住。赵莺莺和她打听道:“今天家里来的客人是什么人啊?”

赵芹芹听了免不得抱怨:“他们哪里是客人!来的时候正好是吃饭,也不要人招呼,立刻就上桌抢食。一通下来,我、大哥、奶、爹娘,一家人都没吃上饭——姐,你们就好了,在外面吃的好东西。”

赵莺莺和赵蓉蓉在外面逛的时间长,中饭干脆就在外头吃了。

赵莺莺解赵芹芹的意思,便把几匹纱料下面放的点心拿出来:“这是我和大姐做女红赚的钱买的点心,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哪一次我们忘了你?”

赵芹芹嘻嘻笑了起来,现在赵家越来越宽裕,点心零食之类的东西虽然不说让孩子们放开了吃,但是家里是常备的。每天定量都可以吃一些,孩子们都不大馋。不过小孩子贪玩爱吃是天性,赵莺莺给带的点心又好味,她依旧很吃这一套‘收买’。

“好好说话,来的到底是什么人?”赵莺莺在一旁又问道。

赵芹芹总算不是一副玩闹的样子了,小声道:“真不知道,一开始进门的时候只管叫奶‘娘’,又叫爹是‘弟’,娘是‘弟妹’。只是我家只有大伯父二伯父,还有大姑,哪里来的别的伯伯姑姑的?”

赵芹芹当然也想探听消息,但是王氏看她看的死死的,吃完饭之后打发她和赵蒙出去买点儿吃的填肚子。回家呆着也行,不过不许靠近正房堂屋那边。

赵芹芹一面说那时候的情形,一面抱怨:“差点儿吓死我了,哪有那样的,一进来就抢吃的。放下碗了就掐我——那张大姑说我生的讨喜便一个劲掐我脸,好重的手!”

普通也有长辈赞小孩子讨喜,掐一掐脸摸一摸头,但是手上都很有分寸,还从来没有这种让赵芹芹觉得疼的。

赵莺莺不说话,没得头绪,转头却看见赵蓉蓉眉头紧锁似乎知道什么的样子。于是赶紧凑到赵蓉蓉身边:“大姐,你知道那些人?”

赵蓉蓉四周看了看,确定窗户底下没人,这才慢慢小声道:“你们年纪小,家里的事情听的不多,不知道这件事儿。我也是有一次听周卖婆不小心顺口漏出来的,咱们奶年轻时候是个回头人。”

回头人的意思就是以前成过亲,如今是再嫁之身。

赵芹芹懵懵懂懂,赵莺莺却明白了,长长的‘哦’了一声。然后听赵蓉蓉继续道:“咱们奶原来是扬州底下农家的女儿,年轻时候嫁的也是村里知根知底的人家,据说那家人就姓张。本来日子过的挺好,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人的事儿实在说不准,那张家爷爷说没就没了。”

赵莺莺猜到了,这张家的男子想来不是死了,就是把方婆子给休了,不然后面也就不会有自己爹爹伯伯们出生的事儿。不过按照婚嫁这件事儿来说,估计应该是死了。一般情况下,穷人家是没什么人家休妻的,因为娶亲是很贵的。

何况方婆子在张家还生儿育女,这就更不能休了。

“奶那时候有儿子,按理说应该立得住的。只不过一个寡妇养活儿女十分艰难,她就跟着她干娘学了接生婆的手艺。后来靠这门手艺讨生活,不知怎么的就遇上咱爷了。”

后来的事情不要赵蓉蓉说赵莺莺也猜得到,那时候的方婆子必定只有二三十,少女嫩妇的,若是没遇到可心的人也就算了。遇上了,那还守他做什么!

改嫁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带着孩子改嫁?那是不现实的。因为赵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若是为了自家孩子省吃俭用那也就算了,偏偏不是。

实际上张家也不可能让方婆子带着孩子改嫁——那是家人死绝了的人家才做的出来的。张家的宗族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大宗族,丢不起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