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文契上面也早就说好了包占她的事情,就连孩子的归属也白纸黑字写明了。

面对这种情况,她首先想到的法子就是去闹。她一个人闹还不够,还得是整个娘家一起去闹。就像是她娘原来在刘家的时候,一开始她爹并没有分家出来,是两个舅舅加上娘一起大闹了一回。然后一切才得偿所愿。

她的得偿所愿是什么?赵莺莺和王氏猜测,左不过就是进门当妾室,后头还能自己养孩子。至于说更高的,那是不可能了。但是就算是现在的这些,那也是难如登天。须知道潘裁缝是入赘的,很多事情她可做不了主。

至于说娘家人去闹?谁去!反正赵家人是不回去的。

没错,赵莺莺一家明显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赵莺莺笑着点点头,彻底把这件事丢在了脑后。只是看菜色差不多了,道:“我去后面叫爹来吃饭!”

赵莺莺从夹道小门到后院的时候,后面几个大铁锅和几个染缸都没有闲着。赵吉、赵蒙,请来的师傅和小工,全都忙的热火朝天。

之前大旱大雨的,人人都忧心天灾去了,以至于染布的事情大家都忘记了。又加上后来大雨天连绵,就是想染布也不能够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到现在大量的染布单子积压,赵吉临时多请了两个小工,然而依旧是人手不足,每天从天亮忙到点灯为止。

这样的劳累,王氏看在眼里,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很心疼——没有劝说,只不过每天早上单独七八个鸡蛋煮的红糖鸡蛋已经说明了一切了。

鸡蛋对于如今的赵家来说已经说不上什么享受、补品了,看上去早上吃七八个红糖鸡蛋不算什么。只不过这也就是看上去而已,实际上这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食谱。凡是需要点灯熬油干活的男人,女人家总是会每天烧七八个的红糖鸡蛋给他吃。

还别说,真管用。不要说赵吉这样的了,就是要熬夜干重体力活的,有每日一大碗的红糖鸡蛋往往也能熬得住!

王氏这样关心,不过赵吉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对家里人他只高兴道:“这一次接的订单多,恐怕是前些日子生意冷淡的补偿了——所以说啊,不管扬州遭了什么难,人都是要过日子的。前头没买的布,后头也要买。等着吧,这能忙上好一段时间了!”

相比忙碌,赵吉更不能忍受的显然是闲着。前头闲了好长一阵,他一直记着没有事做的时候他有多慌张。他就是一个染布的,果然还是总想着这个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靠这个赚钱、养家糊口的。

即使后来靠着买卖石灰和瓦片大赚了一笔,但是那是横财!哪里比得上整日都有染布的订单做来的让人踏实!

“爹、大哥,娘让我来叫你们吃饭了!”赵莺莺通知他们。

赵蒙听到这话如何不喜,他早就巴不得去休息了,奈何赵吉不点头,他根本不敢休息。这会儿却是王氏叫他们吃饭,再正当不过的理由了。于是丢下手里的东西,一溜烟就跑回前院了。

赵吉指指做工的师傅和小工:“请师傅们的中饭准备好了?”

赵家的染坊供应师傅和小工一顿中饭这是一直都有的,赵莺莺笑着道:“娘已经煮好了nongnong的大米粥,还有配着吃的三合面馒头和酱菜。马上送来,您就放心吧!”

赵家一家人坐在桌前,赵吉搓搓手:“哟!原来今日吃中和汤,难怪莺姐儿那般积极,这是她爱的啊。”

说着赵吉用汤勺捞了慢慢一勺的‘干货’在赵莺莺碗里:“喜欢吃就多吃一些。”

赵莺莺笑着应下了,家里人此时都是满脸的笑意,她也跟着笑了起来。她想起了锦衣玉食的上辈子,想起了刚刚回到家乡时的忐忑——而紧接着她想到的只有,这样的寻常欢乐日子长一些,再长一些!

第92章

冬天的早上,天还没有亮。住在倒座柴房里的丫头杏儿就起身了,别的先不做,先去隔壁房敲门:“李mama,李mama,该起了!”

听到屋子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响动,杏儿这才到厨房去。厨房里有留了一夜的暗火,上面放着一把锡壶。壶口微微冒出一些白气,里面的水应该还是暖的。顾不上其他,杏儿先用了一半的水洗漱。

等到她头也梳的溜光,扎成一个长长的辫子的时候。一个四十出头的妇女走进了厨房,见她就点点头:“你这丫头倒也勤谨,居然一日也没有误过。”

虽说每个人在固定的时间起床,习惯了的话轻易不会改变。但是这种事情也不是十成十地准,总有那么一两回不灵的。可是杏儿起床却不是这样,每日一个钟点起来,竟是从来没有错过。

杏儿给李mama的铜盆里添热水,腼腆地笑了:“我在家时伺候我爹,早就习惯了。”

李mama想起杏儿的来历,叹了一口气,道:“你别多想,这家主家都是好人来着——虽然卖身为奴怎么也说不上好,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杏儿将厨房水缸里的水添在锡壶里,又把炭火烧旺,低着头看着红彤彤的火炭道:“李mama,我知道好歹的。我家的境况是那样...爹早就看不惯我和我jiejie们了,jiejie们熬到嫁人,不是给人做填房,就是给人做童养媳。轮到我甚至等不到嫁人就不愿意养活了,卖给人做奴婢。”

那火钳拨弄了一下炭火,她表情平静道:“不过做奴婢也没什么不好的,在家的时候伺候父亲、继母、弟弟们,万事不由己。现在被卖了,同样是伺候人而已,又有什么不同呢?好歹主家人好,连脸都没有和我红过一次,和以前相比,我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李mama忙着点燃灶膛里的火,笑着道:“你能这样想最好,人呐就是要看得开才能过的好一些,不然一辈子岂不是和自己较劲过日子了?”

说话间灶膛里的火已经燃起来了,她又放了两块木柴进去,差不多了就把洗好的米倒进锅里这是要煮粥。

“你先去大小姐二小姐房里看看,两位小姐一惯起得早,这时候说不定已经起了——打些热水过去,服侍着梳头洗脸。”

杏儿应了一声,便撩开门帘子跨过厨房门槛出去了。

她先去东厢房看,东厢房两间房分别住着大小姐和三小姐。三小姐那间屋子听不到什么动静,但是大小姐房里却点着灯。杏儿知道这是大小姐醒了,忙到门前敲门:“大小姐,我提热水来了!”

几息功夫门就打开了,开门的是个十八岁上下的大姑娘。她生的清秀可人,又正当时候,因此虽没有锦衣华服珠宝首饰,也颇有一种动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长到十八岁的赵蓉蓉。

赵家自赵蓉蓉十四岁定亲之后又过了四年,这四年中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