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1

分卷阅读211

    》,一个是确定花样子的事情。

东西用小包袱包好,赵莺莺看天阴阴的,恐怕半路下雨,又带了一把伞出门。一路上并不闲逛,直接上了甘泉街合作的绣庄。

天气寒冷,掌柜的本在角落笼着手。见是赵莺莺来了才赶紧跑出柜台招呼:“莺姐儿今日怎么来了?我看天阴的很,要是赶上雨了可不好!”

赵莺莺先把两个花样子给掌柜的看,笑着道:“早就画好了,今日才有时候送来,掌柜的让那举人家挑一挑吧。”

掌柜的捧着花样子,没仔细看便先赞道:“莺姐儿好画工!你是知道我们绣庄的,是数一数二的大绣庄了。教导用得上的绣女绣娘也算得上不遗余力,特别是天资好的,也让她们学画,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绣作里有高雅之气,只可惜好苗子还是太少了!”

天底下刺绣有无数的流派,按理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应该很难分出个高下。其实不然,当世最受推崇的是江南顾绣。这是江南名门顾家女眷的刺绣,而江南顾家本就是世家大族,女眷们刺绣并不为钱财,只为了陶冶性情,就好像文人挥毫作画一般。

求的是极精极雅,极具文人风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极其受到富贵人家的追捧。只不过顾家女眷本就不是拿这个挣钱,只不过用来作为赠送亲友的礼物罢了。外人轻易不能得,于是物以稀为贵,更加值钱了。

这种风气影响了所有卖绣品的绣庄,最顶级的绣品都是想顾家绣品学。

赵莺莺微笑不语,上辈子在皇宫里不允许学写字,但是画画之类是准的。何况她为了研究刺绣,这也是必学的。她在这上面有天赋,再加上教导的都是举国最好的绣娘,并不比一些国手画师差到哪里去呢。

掌柜的赞过之后就开始研究赵莺莺画的这两个花样子的意思,他们平日里就常常和这些打交道,按图索骥得出意思倒也容易。当即笑道:“莺姐儿好巧的心思,这两个倒是都极适合!待会儿我就让人把这花样子给老太君送过去,看看是要哪一个。”

说是这么说,掌柜的心里未尝不清楚,恐怕人家会两种都定下。这样想着,拿起花样子又问:“莺姐儿,这花样子也给绣庄画一份儿吧,这也算是新花样了,等你绣完了之后我就让绣庄的绣娘绣一些,想来好卖。”

莺姐儿自然答应下来,其实掌柜的不和赵莺莺说,也已经记住了这个花样子,回头和画师一说,画出一个差不多的也容易。这时候和赵莺莺说,已经是很尊重赵莺莺了。

于是掌柜的忙让小伙计捧来笔墨颜料纸张之类,一同来的还有一些礼物。掌柜的笑着道:“我们这里是绣庄,也就是拿这些‘土产’谢一谢莺姐儿你了。”

赵莺莺瞟了一眼,一些是自己平常用的绣线、丝绳之类,并不值钱,至少相对于她的绣品来说,几乎不值钱。另外一些好一些,是四匹素色绸绢,都是迎来刺绣的好料子,加起来也值两三两银子了。

心中暗赞掌柜的会做事,其实他不拿什么礼物也不打紧,这种绣娘画的花样子其实很难说值钱。就是专门画这个的画师,一副也卖不到一两银子。但是人家专门给自己送这样的礼物,这就让人心生好感了。

赵莺莺这样想着,手上画花样子就更用心了。

掌柜的本在看赵莺莺画花样子,但是旁边的小包袱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个包裹着赵莺莺的包袱从外表看当然看不出里面装的什么,等到赵莺莺将花样子双手奉上的时候,掌柜的好奇道:“莺姐儿带的什么好东西?出门送花样子也要带着。”

赵莺莺将包袱放在小桌上,笑着道:“我前些日子同掌柜说过的,快绣完的一副佛经。昨日最后收针了,拿到绣庄这里来,想请掌柜的帮忙代卖。”

绣庄除了自家自产的绣品和收购来的绣品外,也会代卖一些做的极精的绣作,中间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而已。

掌柜的有些惊讶,不过也没有多想。赵莺莺有人下订单做活计应该过的很滋润,这时候却冒风险自己绣了绣作出来,确实有些让人不解。不过想到赵莺莺年少就有这样的技艺,自信于技艺,并不怕卖不出去也很正常。

而且佛经这种东西向来是绣庄销路最好的一种绣品。

只不过这种轻松的神色只维持到了打开绣作的前一瞬,一寸寸展开,最终两尺见方的绣品也没有多大。但是其中手艺精湛,并不能用言语道尽。掌柜的是想摸一摸灵山佛像,只不过又不敢。这种精细作品用的丝也是极细的,一不小心的有可能勾花的。

“哎呀呀,哎呀呀,我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做巧夺天工!”掌柜的震惊之色可见一斑。

赵莺莺却不说话,其实这绣作是她投机取巧了的。其中手艺固然精湛,但是难得的是想到这个样子。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所以一时惊为天人而已。

掌柜的仔细看佛像面目,眉毛都纤毫毕现,忍不住问道:“莺姐儿这里到底是用了多细的丝?实在是不敢想,不敢想啊!”

赵莺莺抿嘴笑道:“一根丝线我分了八次,所以是二百五十八分之一毛。”

赵莺莺说的轻描淡写,但是掌柜的何等了解这个行当,当即吸了一口气:“如今莺姐儿已经能分线分八次了?了不起,了不起!我们绣庄我曾听过的最厉害的一个绣娘,能做到这一步,也是十六岁之后的事情了。”

“我一般也只能分上七次,八次的话不一定能成,所以绣这里的时候废了许多丝线。”赵莺莺想起那时候分线分的头都大了,只能苦笑。不过也不能说是毫无收获,毕竟经过这一次,她的分线的能力越来越接近上辈子了。

掌柜的见到这佛经之后立刻心中有底,与莺姐儿道:“之前程府的管事还和我说要采购一批绣品,其中就包括了佛像、佛经等,说是他们老太君笃信佛教。还说了,只要东西满意,价钱是随便开的。那些东西我陆陆续续已经从绣庄里挑好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一样可以压场子的绣作。如今有莺姐儿这间,这才叫万事俱备!”

掌柜的说程家,却没有说哪个程家。而这种不说其实就是一种说明——在扬州这个地方,只有一家姓程的不需要明说,那就是盐商之首的那个程家!南程被查,家里都是搬山填海一样的银子!

能有这样的买家赵莺莺是高兴的,这也是她为什么愿意付出高额的抽成也要请绣庄代卖。说到底绣品这种东西不当吃不当穿的,能有什么价格全看买家能出什么价钱。

赵莺莺自己没有人脉,若是推销这佛经,能卖给谁家?卖的出去就是好事儿了,至于价钱,那一定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数字。换成大绣庄出面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年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