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5

分卷阅读215

    在这时,外面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锦衣公子,看样子生的颇为清秀。一般人见他温文有礼的举止恐怕以为这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不过赵莺莺挑挑眉,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她其实不是眼睛有多毒,只不过是上辈子好东西看多了,这杯但凡有什么冒充好东西,她一眼就觉得哪里别扭。这位年轻公子也是一样,看着是个普通富家公子,然而赵莺莺就是哪里不对劲。

不过这也不关她的事,她不过是在这铺子里买东西而已。所以脑子里过了一遍,赵莺莺便轻轻放过,不管这件事了。

只不过他没看到那年轻公子左右看了看,似乎在几个女孩子身上扫过,迟疑一下,然后往曾月娥看小梳子的地方走去。曾月娥本来是在看梳子不假,但是旁边一个大活人一直盯着自己,哪能沉得住气。

于是转头打算瞪回去,只不过没想到转头见到是一位生的温文尔雅的富家公子,一下子便红了脸。只不过那富家公子似乎比她还害羞,白色的面皮一下红了起来。微微作个揖:“打扰姑娘了。”

赵莺莺最后结账的时候,赵芹芹果然还是要了那个胭脂盒,并且一直缠着赵莺莺给她付钱。另外曾雪梅也要了一个漂亮的发带,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赵莺莺便一起付账了。

倒是之前表现的很喜欢那个小梳子的曾月娥,并没有拿那个。赵莺莺只当她是不好意思让表妹付账,并没有多想——虽然她看上去十分的心不在焉。

曾月娥确实挺心不在焉的,她想到了刚才那公子。那个富家公子说是给家里jiejie挑生辰礼物,只不过女儿家的东西也不懂,就请教曾月娥。曾月娥其实也不大懂扬州这边的风貌,生怕自己挑的不够好,让人家看笑话。

不过那富家公子一直赞她眼光好,帮了大忙了,似乎直到结账之前一直盯着她看。

不管曾月娥何等心不在焉地接着逛街,等到整条甘泉街差不多走遍了,赵莺莺一行人自然是要回家的。

回家的时候正好遇上给潘裁缝做外室的刘二姐正在屋檐下晒太阳,去年她给潘裁缝生了孩子,只不过可惜是个女儿。潘夫人是有女儿的人,自然不稀罕这个,只不过让外室养孩子没个体统,到底还是把孩子接回去了。

经过这件事,刘二姐神采便不如以前了,赵莺莺能感觉到她现在就是过一天算一天。不过潘裁缝还是很喜欢她的,不知道是因为她年轻漂亮,还是因为既然能生女孩,然后自然能生男孩。

她没有和赵莺莺打招呼,赵莺莺自然也不会和她说话,只一行人直接回家就是。

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正好有客,来的客人并不是别人,正是隔壁的王婆子。旁边有方婆子和赵嘉作陪,赵莺莺只听到王氏道:“我正是有这个打算,之前蓉姐儿陪嫁杏儿实在是太仓促了。现在莺姐儿渐渐大了,给她买个小丫头,等过几年出嫁的时候正好陪嫁,可比临时买来的贴心。”

王婆子也道:“是这个理,丫头要从小买来调理,这样主家的脾气、喜好才能摸的透透的,以后服侍才顺手。而且养半年和养上几年能一样?到底还是从小调理出来的可靠,真要是心不好的,察觉出来卖出去就是了。”

赵莺莺这时候走进了堂屋,给王婆子福了福身,赵芹芹也是一样的,笑嘻嘻行了礼。至于曾家姐妹两个并不认得王婆子,不过看她十分富贵的打扮,又见赵莺莺赵芹芹行礼,便也跟着行礼就是了。

王婆子也是第一次见曾月娥和曾雪梅,便道:“这便是你家二丫头的两个姑娘吧?啧啧,到底是你家的,和蓉姐儿几个一般水灵!。”

这是两头讨好的话,王氏高兴,赵嘉和方婆子也高兴。方婆子听了连连摆手:“老jiejie就是说些客气话,自家孩子什么样咱们心里难道没数儿?几个烧糊了的卷子罢了,没的白夸。”

这才真是客套呢!

不过这一番客套还在进行,好容易几个孩子也在各自母亲身边坐下了。王婆子才对赵莺莺道:“莺姐儿,你娘打算给你买个丫头呢,高不高兴?”

一般的小姑娘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会很高兴,但是对于赵莺莺来说反应就很平淡了,毕竟她又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姑娘。便笑着道:“高兴是高兴,不过娘怎么想起来给我买丫头了,如今家里有李mama,还能有什么事儿?一些散活儿,随手就干了。”

王婆子听了在旁敲边鼓:“莺姐儿,这话你是要听实话,还是听假话?假话是你娘觉得有个丫头分担,你也好专心绣花。真话可就不好说了,怕说了你脸红——照理说这种话不该和你这小姑娘说呢!”

其实这也就是王婆子在逗赵莺莺而已,为赵莺莺买陪嫁丫头自然就要提一提婚嫁的事情。而未出阁的姑娘家,这种事确实不好听到,要是不小心听到了,也该立刻避开。只不过这是大户人家的讲究,市井人家好多姑娘自己挑丈夫的,这种事情自然也就随意了。

差别只在于,一些大方的姑娘能面不改色地听下去,而害羞的姑娘要一边脸红一边听下去——为什么不躲开?只能说市井姑娘早就知道要关心自己的婚事了。

赵莺莺自然属于面不改色的那一类,王婆子把事情讲出来了她也没有脸红。王婆子啧啧了几声,只得放弃了逗她,笑着道:“到时候你跟着你娘挑丫头,到底要跟你许多年,总要你喜欢才是。”

赵莺莺其实不想自己挑丫头,无他,只不过这会让她想起上辈子刚进宫的时候,总管们像挑菜一样给她们这些小姑娘挑去处。只不过这理由说不出来,她只能勉强笑笑,胡乱点头。

王婆子并没有一直纠缠于在她看来的一件小事,毕竟她家常常买丫头,这种事并不值得她大说特说。她转而和王氏说起了这些日子街坊之间流传的一些新闻。

“侄媳妇,说真的,这些日子你注意一些——几家现在女孩子多。”

王氏给王婆子说糊涂了,不解道:“有什么事情要注意?”

王婆子左右看看道:“外头都传开了,似乎是有几个人贩子流窜到扬州这边了。这些人贩子不拐小孩子,只拐十三岁上下到十七八的大姑娘!你家几个女孩子,除了芹姐儿,其实都算有危险。”

赵莺莺小时候差点被拐卖过一次,所以王氏格外注意这种事。不过随着赵莺莺年纪渐渐长大,她对于赵莺莺的担忧已经放下了。毕竟那些人贩子都喜欢拐卖小孩子,小孩子目标小,容易控制。而长大了的,即使是女孩子,一般也不是下手的目标。

当然了,这是说一般情况之下。一般情况之外,总是有一些例外的。譬如说江洋大盗,或者胆大包天的一批强人联手作案,这些人没有什么不敢的。而小孩子哪有正当年的黄花大闺女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