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5

分卷阅读225

    萝卜还是排骨,都已经软烂了。略微调了一下味儿,只不过放一点盐而已,然后随手撒一把葱花,这就算完了。

这道汤本来就是吃个原味而已。

锅贴被铲了起来,很多都互相粘连,有的是七八个,有的是十几个。李mama每个盘子放上十几个,然后又配了一碗汤,一份一份地端上了饭桌。

萝卜排骨汤已经能尝到一些萝卜的甘甜了,赵莺莺浅浅的喝了一口,就觉得一道热流从喉咙流淌到了胃部,在冬日里真是格外舒服!

然后夹了一个锅贴,锅贴也是煎的恰到好处,底部焦黄酥脆,上面则柔软妥帖。一口要下去,有外壳的香脆,有面粉的柔软与香气,也有锅贴馅儿的鲜美——这锅贴的个头也是小小的,两三口一个简直停不下来!

吃上两三个锅贴就喝一口汤,像赵吉和赵蒙这样的中间还要连着添汤添锅贴。等到一家人吃的满足了,赵吉和赵蒙去染坊准备做事。王氏则是宣布今天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件事大家昨天也就知道了,那就是做酸菜、酱菜、干菜!

每到冬天可以吃的蔬菜就急剧减少,萝卜、土豆之类的东西来回吃,谁都会腻味。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也不一定有的吃。至于说土炕上培出来的蔬果,那并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消遣的,至少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经常消遣的。

赵家现在倒是勉强能在冬日里也经常吃蔬菜,但是以前节俭生活留下的习惯,让他们和普通人家一样。会在之前买下最后一季、大量的蔬菜,然后做成酸菜、酱菜、干菜等,然后整个冬日就有各种菜色吃了。

其实酸菜、酱菜、干菜这些也不只是为了应付冬日,因为它们有自己的特殊风味和吃法,就是不缺菜蔬的其他季节,它们也会出现在家户人家的饭桌上。总之就是每年有几个日子,集中做出很多来,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的吃了。

而这一天,显然就是王氏选定的一个日子——这种家庭活动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不然赵家大可以去买,反正都不是贵东西。总之,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

王氏先分配工作,方婆子、赵嘉和她一起做干菜。干菜最简单,但是却需要刀工好,把各种用来做干菜的蔬菜切成细丝或者薄片。赵莺莺如今刀工有模有样,但是王氏看重她的手,不想她这样用刀。

李mama其实刀工更好,不过她经验丰富,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交给她。

譬如说腌酸菜,各种配料的配比,大家知道是知道,但是下手的时候却更讲究经验与感觉。这种时候让李mama来,还是更放心一些。

赵莺莺几个小姑娘则是被分配一起给李mama打下手做酸菜——至于说酱菜,酱菜可有几道工序,今天只能把要做的蔬菜先切成段,然后晾一段时间。这不必像干菜一样那么干,还是需要一些水分的。

等几天后晾到差不多了才能进行下一步,调酱腌制。所以今天就只要切段就可以了,这些有王氏他们做干菜的时候顺手就做了。

赵莺莺们做的酸菜也有两样,如果不算酸黄瓜、酸豆角这样不应季的酸菜,一般来说在冬季时做的酸菜最主要的是芥菜和白菜,当然,也有酸萝卜等,但是那些做的肯定不如芥菜和白菜多就是了。

而在芥菜和白菜的选择上,大约是北边白菜,南边芥菜。扬州正好在当中,所以赵家一般是白菜一大缸,芥菜一大缸。

两者处理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是也有一些区别。譬如说芥菜要做酸菜,之前就要晒伤一整天,变得蔫嗒嗒的才好,白菜就不用费这个事了。

赵莺莺负责处理白菜,切掉白菜头去掉老菜帮,然后清洗干净,甩干水分,对半破开,这就可以了。赵莺莺不断做这个事,开头还好,后面就完全没有趣味了,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好在也不只是她一个人做这个,赵芹芹在擦洗玩腌菜的大缸之后就赶忙过去帮她。一个专门负责切菜头去老菜帮,另一个专门负责清洗和甩干水分对半切开,这样速度快了很多。

至于曾月娥和曾雪梅则是在一旁处理芥菜,她们在赵家以后除了女红之外就没有动过其他的活计了。但是在老家的时候,这种轻省的家务还是常做的,所以倒也算得上是手脚利落。

至于李mama。现在白菜这边帮忙,在缸底撒上适当的盐,然后码上白菜。每码两层白菜就要又撒一些盐。至于说盐撒多少,这全看经验,要估计这两层白菜的多少,然后确定放盐的分量。若是盐放少了,腌出来的酸菜自然不够味,多了的话则是发苦,那样自然也不算是腌好了。

等到白菜一层层地码上去,最后铺到了缸口,赵莺莺和赵芹芹总算能歇口气了。然后去打一些井水来,倒入腌酸菜的缸里,直到水没过白菜。最后盖上一块专门用来压酸菜的大方石,盖上遮灰的棉纱布这就可以了。

再看芥菜那边,那边也差不多完了,不过芥菜和白菜最后的腌法倒是有些不一样,白菜不能密闭,而芥菜要密闭。所以腌芥菜的大缸是窄口的,上面有一个粗布装了沉重的河沙,等到芥菜都腌好了,再把装了河沙的粗布袋子盖在缸口。这种盖子纹丝合缝,最适合这种缸了。一般来说,装酒的大缸也是用的这种盖子。

酸菜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有长有短,不过王氏估计最近的天气,大约道:“也就是二十来天的日子,到时候就够了。酸菜好了给你们做酸菜鱼吃!”

其实谁缺一口酸菜鱼呢,不过毕竟是这一批的新酸菜,又是大家自己做的,还是有些不同的。

随着时间走到下午,赵家两个大大的酸菜缸满了,几个做酸萝卜之类的酸菜的酸菜坛子也满了。满院子拉起棉线,上面全是挂着的蔬菜丝蔬菜片。而等到太阳落下,一家人则是要把棉线两头解下来,将蔬菜丝蔬菜片收到屋子里去,不然让露水打湿,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晒晒收收好几次,中间还经历了没办法晾菜干的雨天,总算在一个冬日暖阳之后,王氏仔细检查干菜,觉得都十分干爽无可挑剔了,然后将干菜紧紧地卷起来,按照干菜的不同种类,装到布袋子里。

只不过这是之后的事情了,在集体做完活儿的第二天,赵莺莺又回归了自己做针线活儿的日常。第一幅‘路路清廉’已经做了一半了,她打算这个月过完之前就将它赶完。这样她再绣‘一路荣华’的时候时间就充裕的多了,过年的时候也能多休息一段日子。

赵莺莺有的时候是在自己的房间做针线,有的时候是到堂屋里,和王氏她们一起。至于具体怎么选择,全看当天一家人怎么安排。

中间又辛苦了几天,家里的酱菜都做了。赵莺莺这一天又正好到了堂屋里做针线活儿,这时候‘路路清廉’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