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0

分卷阅读240

    活都是被人定的,但是上次那幅却是她寄卖的,按照绣庄的规矩,这种寄卖的也是要等到年前才开销——要是急等着用钱,那就只能把绣活儿卖断给绣庄了,这样来钱自然快,而且没有了风险,只不过价钱上自然就大大不如寄卖了。

这笔钱是掌柜的着小伙计送来的,来的是一封二十两的雪花纹银,总共是十八封。所以说赵莺莺绣了快一年的价值四百两,绣庄抽成一成,所以她这里得了三百六十两。

这其中有因为买主是程家的关系,所以价格比赵莺莺估计的更高,但是也多少可以说明赵莺莺绣品的价格了。

王氏替赵莺莺收起这些银子的时候,她与自己丈夫道:“别人还说咱们两个能干,我看你那染坊辛辛苦苦干一年,竟远远比不上莺姐儿一幅绣图了。以前我听我娘说过一幅绣图几百两上千两的,但是没见过,如今算是长见识了。不过按照莺姐儿的说法,还有更贵的。只不过那种绣图更加繁琐,好多都是几个最顶尖的绣娘一起绣,绣上三五年才能得,那些皇宫的采办下江南采买,有过两三千两一幅的,实在想象不到那是何等的巧夺天工。”

掌柜的送来的都是银子,因为普通人对于银票看不出来真伪,只有生意人擅长此道。所以要不是做生意的话,银钱往来一般还是用的真金白银。至于说金银沉重、不方便,如果只是一般往来,其实很少有很大数额的金银,所以也算是够用了。

账目清算完毕,各种大小规矩节气忙完,终于到了过年这一日。这一日要使劲欢庆,然后等到忙碌过后迎来正月——而正月才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休息的时间,这时候的清闲玩乐和腊月时候完全相反。

到了过年这一天,赵家一家起的格外早。像是李mama和王氏,更是四更天不到就起身了,因为今天要做的准备格外多。赵嘉倒是也想图表现,早早起来帮忙,但是等到了四更天她哪里起得来,迷迷糊糊就睡到了别人叫醒的时辰,这时候该去给方婆子磕头敬茶了。

王氏和李mama起得早,赵莺莺起的也不迟,四更半的时候就已经起来了。如今赵蓉蓉出嫁,她就是家里最大的女孩子了,本来就该格外勤快,有什么事都赶紧协助王氏才是。

她洗漱完毕,头发挽了一个轻巧的髻,然后就在衣裳外面套了大围裙,钻进厨房里去了。厨房年菜并不用多说,也就是那几样罢了——赵家的确越来越有钱,但还是在自己这个阶层打转,这样的话,过年的菜谱自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全家福和十香菜照例不能少,另外粉蒸珍珠糯米丸子、鱼丸汤、红烧鱼、凉切烧鸡、酒炖鸭等菜色也端了上来。值得说的是赵家今日做了一个鸡包翅,因为鸡肚子里要包鱼翅,所以说得上是富贵菜了。

赵家不能完全按照富贵人家的做法做这道菜,这道菜里头的配料用到了很多名贵食材,若是照搬全用,一道菜就是好几两银子了。赵家有钱了,但也不是这样浪费的。好在这种做菜方法早就自成范例了,赵家试着做出来,果然味道不错。

只不过赵莺莺在厨房帮忙才只开了一个头,王氏就把她赶出去重新梳妆换衣赏了——待会儿可是要给祖母磕头拜年的!

等到方婆子洗漱收拾完毕,家里的小辈都去她房里床下磕头拜年。方婆子笑的合不拢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红包。方婆子如今又王氏和赵吉的供养,逢年过节总给一些孝敬钱,所以手边是有一点儿私房的。她没有用钱的地方,也就是对孙子辈才能花了。

等到赵莺莺磕头敬茶拜年后,在厨房随便吃了鸡丝汤面,今早上赵家人都是这么吃的。为的就是准备中午的正餐!

放下面碗,才擦完嘴赵莺莺就听到敲门声。今日是大年三十,一般人家绝不会上门。所以对于是谁,赵莺莺是心中有数的。出了厨房去开门,打开房门一看,果然是大房一家和二房一家。

虽然三家早就分家了,赵莺莺一家更是搬出了赵家小院,但是方婆子还在,这个家辈分最高的女人还在,就不能说三兄弟不紧密。今天过年,另外两房人口肯定要这个时候来给方婆子磕头拜年,另外还要给方婆子一些年礼。

这些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意外的,按照一户人家的能力高低,都是成了定例的。孙氏和赵福拉的下脸,那也只是分量减了又减,却绝不存在空手而来的。不过这种事只看方婆子怎么想罢了,反正赵莺莺一家又不会打方婆子这些东西的主意。

至于说方婆子真实的想法,她当然不高兴,这其实说明了二房是不看重她的。可是她能如何呢,赵福是她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她偏心眼最多的儿子。她也只能自己给自己解释,二房有赵福这个药罐子,家里没有多少余钱,自然要俭省一些。

送来的是米面油糖等最实惠的东西,方婆子一一收到柜子里,然后笑着给每一个孙儿孙女发压岁钱——除了已经成亲的赵苇,他当然是没有压岁钱好拿的。只不过他可以努努力,赶紧生下方婆子第一个重孙,到时候红包自然少不了。

方婆子这时候都是笑呵呵的,直到看到了站在二房一家最后面躲躲闪闪的赵蕙蕙,这才皱了皱眉头。等到孩子们都出去了,这才拉住孙氏的手道:“蕙姐儿如今还没有嫁出去?有没有什么门道了?”

孙氏本来也一直为这件事发愁,不过现在她总算少了一件心事。大概年前的时候经人说和,赵蕙蕙已经许配人家了。因为赵蕙蕙年纪不小了,翻过年就是二十岁,所以这件事办的很急,婚事就定在开春的时候。

至于说要嫁的人家,是隔壁粧粉巷家里做灯笼的徐家。徐家并不穷,有徐家夫妇并一儿一女两个,女儿是老来女,今年才十三岁,但是儿子今年却已经三十多岁了。家里并不穷,为什么三十多岁了还要娶亲,这自然是因为赵蕙蕙并不是原配。

徐家那个儿子是去年死的老婆,不过老婆死前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如今七岁,另一个如今才三四岁。这也就是说,赵蕙蕙一进门就得给人家当后妈。一想到赵蕙蕙今后还会有自己的孩子,方婆子就一脑门子官司。

人都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爹,有后妈的孩子苦。可是这也只是一部分而已,至于另一部分,那就是做后妈的苦了。有的人家就是怕后来的媳妇对孩子不好,百般防备。而且这后妈不好当呢,你对孩子稍微严厉了一些,人就说果然是后妈,竟是管教也不能够了。要是对孩子百事放任,那也不行,人家说你这是存心把孩子往歪路上引,好给自己的孩子挣出路。

凡此种种不必细数——更不要提还有一种,原配的儿子长大了,各种欺负后妈及其没有长大的弟妹的事情。只能说,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