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6

分卷阅读346

    了。

等到赵莺莺他们吃的时候,已经骨rou彻底脱化。其实这种时候rou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了,最好的部分是看起来十分清澈的清汤。又暖又烫,一口下去觉得滑过了心口、肺部,最后到达胃部,暖和的不得了。

王氏的羊rou也炖的好,只不过她擅长做酱烧那一类,做出来就是红锅了。也不知道赵吉这样说,是他的口味重一些,还是心里有偏好,爱屋及乌,这点小事也不能公正。

正在王氏兴冲冲地处理完羊rou,让李mama照料着锅火的时候,有人上门了。这人也不是什么陌生的,而是赵莺莺家的邻居,住在隔壁的王婆子。她手上提着一些新鲜瓜菜:“有乡下亲戚送来的,说是今年最后一茬了,这么迟的瓜也算是少见,吃个新鲜罢。”

说着才把东西放在了赵家屋檐底下:“送的太多了,自家如何吃得完,给四周的街坊邻居都分送一些,这是你家的。”

赵家有王婆子亲自送来,可见她是很看重赵家的。王氏自然不会再一点子瓜菜上和王婆子客气,二话没说收下后就笑道:“婶婶真是好巧,正好家里想吃一些新鲜的瓜菜呢,这倒是便宜了我。”

说着让桃儿去料理这些瓜菜——其实也没什么好料理的,这些给王婆子送瓜菜的亲戚,大都是穷亲戚,来扬州城里也是为了打秋风。既然是对王婆子有所求,那么各样就必然做的很仔细了。譬如这些瓜菜,那都是捡的最齐整的,个头匀称不见虫眼,然后还洗的干干净净,袋子装着送来。

王婆子分送的时候再用篮子分装,现在就是一个干净竹篮里头盛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瓜果蔬菜,水灵灵的,直接摆上桌都够了,哪里还用如何收拾。

王氏吩咐了之后就请王婆子坐,王婆子也不急着回去,便干脆在赵家坐一坐说说话。进屋的时候正好看见林氏在做手工,笑着道:“人家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话果然都是有道理的。你家里从你到莺姐儿芹姐儿她们,哪一个不是勤快人?如今你讨个儿媳妇,也是手脚从来空不下来的。”

王婆子一边说着,一边问道:“莺姐儿芹姐儿她们呢?芹姐儿还有走动的时候,莺姐儿真是好些日子不见了——我知道莺姐儿眼看就要嫁人了,最好是哪里也不去。可你也该想想小孩子家家,不能闷的太厉害,不然可是会闷坏的。”

王氏让林氏去把赵莺莺赵芹芹叫过来,回头才对王婆子解释:“婶婶这回可是冤枉我了!若是莺姐儿自己乐意,我巴不得她出去走走呢。只不过她一贯爱呆在家里,这时候有了正经的缘故,更是连门槛也轻易不迈出了。”

“至于芹姐儿,她今年都十四了,明年她二姐出嫁了,正好腾出手来专门抓一抓她的婚事。这种时候,她的表现就十分重要了。我可不敢这个放她在外面随便乱走,没个收敛的,谁会上门提亲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王氏的种种,无论是宽容还是严厉,本质上都是为了子女好而已。

王婆子在旁听了也是笑道:“莺姐儿一贯就是个规矩姐儿,至于芹姐儿,也该紧紧性子了。小的时候活泼烂漫,外人看着也喜欢,长大后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太活泼了,只怕说亲的人家都要摇头。也就是你狠得下心,能硬下心扳一扳,好多人家做娘的都不能够狠下心,最后反而是害了女孩子。”

听到这样的话,王氏却是摇头道:“我哪里有婶婶说的那样好,而且我也从没想过要如何扳一扳芹姐儿的性子。她天性如此,都教了十几年了依旧是这样。我只不过是想替她经营一个好名声,至少表面上像那么回事儿。这样的话,她以后的路也能宽一些。”

王氏这番话让王婆子怔了怔,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笑着点头:“大概做母亲的都是这样了。”

正说这话的时候,赵莺莺和赵芹芹到了。王氏打量着两个女孩子,赞道:“真是两朵花一样!咱们这一片的女孩子真没有比侄女儿家更齐整的了。”

和两姐妹说了一会儿话,说的差不多了,王婆子才对王氏道:“有一件事儿我想着是要和你说一声的,前些日子莺姐儿她二伯、二伯母来找我家大哥儿了。”

王婆子的儿子王大是专门放高利贷的,赵家二房夫妻两个和他素无交情,两人来找王大,原因简直不言自明。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明显,王氏、林氏,还有赵莺莺赵芹芹才能这样惊讶。

像是借债这种东西,有好几种。第一种是当铺、钱庄、官府等专门借债。这种借债有利率低、数额高等特点,是借债的好选择。只不过这种借债也一般不针对个人,只为一些大豪商,甚至朝廷、国库承担借债。

第二种就是管亲戚朋友借,好处是一般不会索要利息,坏处是亲戚朋友的境况和自身应该差不多,很少能提供太多支持。

第三种就是借高利贷——只要你敢借,他们就敢放钱出来。同时利滚利产生的利息也足够让每一个借过高利贷而无力偿还者绝望。

第一种借债和普通人没有关系,第三种借贷也是升斗小民心中有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尝试的。这样来说,借钱这种事,类似于赵家所处的环境,大家也只是往第二种上面想办法。

“到底是什么缘故?”大家一般是找亲戚朋友借钱,赵福和孙氏这回却找高利贷,这足够让王氏惊奇的了。这样急忙地发问,也不是单单为了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怕波及到自身。

王氏这样惊奇倒是让王婆子十分不解了,反问道:“你不知道?”

王氏确实不知道。关于赵福和孙氏的事情,她都下意识地回避,只有没办法的时候她才会听一耳朵。如今关于赵家二房的消息,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说过了。

王婆子面色古怪,只得从头为王氏解释:“这个事情还得从你侄儿蕴哥儿说起。”

话说赵福和孙氏连生了五朵金花才得蕴哥儿一个男丁,那自然是当作宝贝疙瘩一样疼爱。关于这个儿子的未来,赵福和孙氏夫妻两个也计划地极好。首先他们想到的就是读书,读书就意味着不用cao持贱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而一旦考上任何功名,那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有这样的美好前景在,赵福和孙氏早就下定了决心,要供赵蕴读书。为什么他们那样不管不顾地卖女儿?真的只是为了给赵蕴凑老婆本、安家费之类?并不是那样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读书是一件多么花钱的事情,所以要提前准备。

都说‘地贫植松柏,家贫读书子’,实际上真正的穷人是没办法读书的!

以一个孩子为例,若是打定主意走读书的路子,那么从蒙学上下来,就算是每年的束俢,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真的穷的一无所有的人家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