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8

分卷阅读348

    是真的不怕把人逼死的。王大在这条巷子里多少还是要注意名声,往往是低息借贷,甚至一些亲近的人家无息也是很有可能的,可是那些非本地的人会在乎这些?他们的脑子里只有赚钱、赚钱、赚钱!

当然,这也是赵福和孙氏向王大借钱的原因之一——心知肚明亲朋好友不可能借钱之后,王大就成了最好的选择。除了没办法赖账,借王大的和借一般的亲朋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第155章

晓得二房竟然在借高利贷,王氏不敢大意。可别以为这是已经分家的兄弟家的事情,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要知道这可是嫡亲的兄弟,真的出了什么事儿,自家也不能干看着啊!到时候二房是倒霉了,自家也得不着好。

也正是因为这个,王氏一个劲追问王婆子孙氏借贷的细节。王婆子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道:“其实这个事情也是清楚的,你嫂子给蕴哥儿看上的书院叫云山书院,算是这一等书院里头不错的。若要花钱进去,明码标价一百两。此后每年的束俢、膏火、笔墨纸砚等等凑在一起,没有二三十两的开销打不住——这还是往少了算,蕴哥儿若是大了,无论是考学,还是和朋友交际,这钱啊就要翻了倍地花用。”

王氏因为家中赵蒙没有读书的心思,到赵茂呢又暂且看不出来,所以并没有多了解这些读书勾当多花钱。不要说她了,就是在一旁竖起耳朵来听的赵莺莺也暗暗咋舌。这样的开支,确实不是一般二般的人家承受的来。不要说家中破落的二伯家,就是自家也吃力的很。

倒不是说自家赚不到这笔钱,只是自家哪能只有一个孩子?也不是只有读书这一笔开销的啊。这不是一笔小钱,为了这个家中非得好好计较不可呢!

王氏听着直抽气,眼睛也不眨地算清了这是一笔怎样的款子。想起这只不过是进书院的花费,可二房两口子不只是想把蕴哥儿送进书院那么简单啊。便赶紧问道:“那拜个大儒做入室弟子需要开销多少?”

有了大儒做正经老师,不只是学问上面有不解随时可以询问,也代表着一个名头——世人就看重这个!到时候赵蕴的师兄师弟要么是素有文名的,要么是家中有钱的,帮衬一些不也很好?这样看起来二房两口子也不算白白花钱。可是这个前提是家中负担的起,若是家中要靠高利贷才能负担这笔钱,那就是脑子不清楚了。

“看情形罢!若是那大儒喜欢的子弟,分文不取,送些拜师礼,也就是腊rou、芹菜这些东西。然后逢年过节记得送一分礼物,这也就是了。若是书院安排的有钱人家子弟,那也得看是哪个老师。有的能有几百两,有的一百两不到就能稳稳拿下。”

王婆子没有明说,可是考虑到二房要为这个借高利贷了,必然不可能是便宜的那些。

王氏听到这个再也坐不住了,匆匆送了王婆子,又把赵莺莺赵芹芹赶回房。立刻去了方婆子的屋子,把这件事如此这般和方婆子一说。方婆子听的太阳xue上青筋直跳:“这两个杀才,这几年安生下来,还当他们会规规矩矩过日子了,没想到竟然会去借高利贷了!”

“是呀,娘!这件事谁看都知道不妥当的。只不过我们这些隔房的谁能开口?说句诛心的话,若真是吉哥和我去劝,说不得二哥二嫂还当我们是要阻了蕴哥儿的青云路呢!”王氏说话不好听,也就是和方婆子这些年婆媳,知根知底晓得方婆子的脾气,这才敢说出口。

方婆子虽然有一些偏心的毛病,这是她这偏心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大抵是母性里面怜惜弱子而已。真正的正经事里面,她的头脑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正如王氏预料的,方婆子并不为她说的话生气,反而认为她说的话里虽有很多私心,却也是真话。

是的,私心。王氏为什么这件事上那么积极,不过是怕这件事最后要害了自身。甚至王氏这话本身就是私心的体现,她可不愿意热脸贴冷屁股,自家为了二房好,二房却将她看作歹人。

方婆子未尝不想孩子们相互扶持不分你我,可是她知道,哪怕是没分家的孩子都不可能,何况是分家了的。这时候听王氏这样说,也是晓得她意思的,便道:“这事儿我知道了,明日就去喝福哥儿说!”

等到第二日,方婆子果然去赵家小院,然后就在正房堂屋里盘问这件事。一开始赵福和孙氏还推诿不肯说真话,可是这件事已经传开了,如何能作伪?方婆子叫了孙子赵蕴来问,一件件的明明白白。

方婆子多少年不发火?上次在大房二房面前发怒还是前些年扬州大旱大涝的时候,为了张家三兄妹进城的事情大闹。这时候却不管二房的体面了,当着大儿子大儿媳,以及一众孙子孙媳妇的面就骂道:“你们两个蠢货,没脑子的笨蛋,竟想着好事儿,竟有这种打算!”

“我知道你们是把一辈子的指望全放在蕴哥儿身上才做出这样的事来的,可是你们也该给自己留些余地的!凡是有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借了高利贷,你们这辈子如何能还清债?最后蕴哥儿不止读书没有出息,恐怕自身也得被你们拉下水,普普通通过日子都不能得!”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高利贷的利息是很贵的。而且稍微拖欠,利息往往就比本金还要高了。真拖到了不能的时候,一家子就连利息也还不上,为此一家人全被拖下水,卖儿卖女也不稀奇。

方婆子这些年和王婆子交往越多,王大的手腕也知道一些,这种事可清楚了。这时候说给二房夫妻两个听,听的心里发虚。

只不过孙氏犹有话说,嚷嚷道:“娘也不必充这个好人,这时候来说这话,只不过是怕咱们家连累上您那发达了的小儿子罢!说真的,我们这也不是乱花钱。为了蕴哥儿念书,这不是赌不是嫖的,若是人家家里的儿孙,恐怕举家都会为这个出力!您要是真想做一回好人,让赵吉替他侄儿先把这读书钱出了罢!那样我倒是感激他。将来蕴哥儿读书出息了,也不会忘记他这个三叔,可有好处等着呢!”

方婆子被这恬不知耻的话气的倒仰,骂道:“你这妇人,我当初就不该给福哥儿讨你这个搅家精!你看看,好好一个家因为你多出了多少事儿!现在竟然还说这种话!已经分家的兄弟,哪个做这种事。吉哥儿真想要家里出一个读书人,他不会供茂哥儿,不会供蒙哥儿将来的儿子?”

市井人家最讲究实际,方婆子这也是实际了一把。对呀,这又不是赵蕴有多惊才绝羡,眼见得是一个要发达的神童,那样的话,做叔叔的才会拉拔。如今赵蕴只是平平罢了,那供这样的侄子怎么看也不如供自家的子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