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3

分卷阅读403

    付对付,我待会儿从大嫂那里拿了腊八粥就给你送过去。”

崔本本来不想赵莺莺这么麻烦,腊八粥这种传统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一样,看重的人无比看重,一个都不能错过。可对于不看重的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而已。

崔本就不是一个那么在乎的人,只不过听到赵莺莺给他送过去,他又改变心意了,闭了嘴什么都没说——赵莺莺不爱出门是真的,平常也没有机会给他送饭什么的。铺子离家这么近,自然都是崔本回家来吃的。这一次赵莺莺送腊八粥去铺子里,也是很少见了。

“那行,到时候你来吧。”崔本一本正经地答应下来。

赵莺莺也吃了一碗面——本来早上应该吃腊八粥当早饭的。只不过她不喜欢饿着肚子做事,也就不管这一条了。反正她又不等着腊八粥充饥,到时候腊八粥拿回来了意思意思吃两口也就全了习俗了。是的,赵莺莺这点上和崔本一样,都是不大看重这种传统的。

看着天色差不多了,外面逐渐有人走动的声音,赵莺莺这才叫上桃儿一起过去拿腊八粥。至于说为什么要叫上桃儿一起——当然是因为腊八粥分量太重了!

腊八粥不只是一家人吃的腊八粥那么简单,到了这一日,每家每户煮的腊八粥还是分送亲戚朋友的礼物。因为各家做腊八粥有自己不同的用料和口味,所以随着一碗碗腊八粥送出去,还能得到各种不同的粥作为回礼。

然后再好几天里,一家人几乎每日都在喝粥——按照习俗,腊八粥是喝的越久越好,有的人家喝到正月呢!这也是显示一家丰足,年年有余。

可以想象,这样的腊八粥分量绝不会少。赵莺莺和桃儿一人端了一个大深盆过去装粥,每一个盆子都装的满满的。然而这还不够,崔家大嫂笑着道:“你第一年不知道呢,这哪里够!你先回去罢,剩下的我让人给你送回去。”

赵莺莺就算是想拒绝也有没有余力,她和桃儿确实带不回什么了,只能道谢而归。然后等到大房里的一个媳妇提了一个干净木桶来,这个木桶里还有大半桶腊八粥!这样的分量只把赵莺莺看的目瞪口呆!

那媳妇见赵莺莺这个样子,笑着道:“七奶奶怎么这个样子?这算什么多的,这还是奶奶们都怕吃一整个月的腊八粥嫌弃腻烦,往少了煮的呢!远的不说,就说七奶奶对门住的眉嫂子,她家煮腊八粥是有名的,每次要用大水缸煮上一大缸呢!”

赵莺莺不住摇头,不过等到分粥的时候她就明白了。崔家不比赵家,亲戚颇多。再加上崔家兄弟大都交游广阔,朋友也就多了起来了。赵莺莺按照名单和桃儿、圆娘兵分三路一家家地送过去,等到送完了,自家的粥也只剩下半盆了。

确实不算多,竟是差不多足够的样子。有了这个认识的赵莺莺也不多说了,只吩咐桃儿他们看家:“有送腊八粥来家里的亲戚朋友要好生招待——我去酒坊送一趟腊八粥,什么事儿等我回来再说。”

赵莺莺提着一个大锡壶,里面满满都是腊八粥。这不是给崔本一个人带的,有顺便让铺子里的小伙计、大师傅一起吃的意思。虽然想也知道今天大家都不缺腊八粥吃,可这也是东家的好意了。

到了酒坊的时候赵莺莺就见人头攒动,过年过节怎么能少的了酒呢,临近过年百样生意都好做,而酒水更是最好做的那一批。

赵莺莺微微笑了笑,并不多说什么,只是等在了一边,而不是直接走小门进了酒坊后面——按照规矩后面是不让妇女进的,有些乱七八糟的说法,是说女人身上带着不洁净,会让酿酒失败。

不过让赵莺莺来说这都是无稽之谈,真正阻止她去后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酿酒的地方实在是太热了,哪怕现在是冬日,也有一些酿酒师傅习惯穿的简单。要是衣衫不整看见了...赵莺莺实在是不好意思。

她站在那里很快就被人注意到了,小伙计可是很机灵的,哪能看不到东家夫人。只等人稍微少一点就叫来了崔本,崔本一看赵莺莺,什么都不说,人先笑了。

酒坊里酒杯酒碗之类的器皿是很多的,赵莺莺很快分好了腊八粥。小伙计十分机灵地给众人分粥,后面也一并送过去,并大声道:“东家给大伙儿送腊八粥了!”

其实赵莺莺在家的时候已经给伙计和师傅家里送过了,这里不过是全了一个礼数。

崔本也没想到赵莺莺来一趟还不忘记给铺子里的人也带了粥,可以说十分周到了。捧着碗的手暖暖的——从崔家到铺子路并不长。煮的guntang的腊八粥注入了锡壶,外面再包了一层棉花套,这时候喝下去还是热的,喝完之后整个人都舒服了。

崔本这时候才真正感觉到今年这个年和以往不同,以往他就算有大嫂打理各种事情,那也只是各种该做的事情做完而已。远远比不上专门替他各种考虑各种的妻子,凡是有的,她都会一一想到。

这个年对于崔本来说很特殊,对于赵莺莺来说又何尝不是。她第一次自己单独主持年事,之前已经做了种种准备了,可是跟着眉嫂子跑前跑后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手忙脚乱。

制备新年新衣、腌制各种腊rou、准备祭祀祖先神明,家里上上下下也要大扫除以迎接新年,最后是到过年前几日准备年菜所需。明明之前赵莺莺也跟着王氏准备过年事,当时还觉得十分轻松呢,这时候明白了,那时候还是自己想的少。

真等到自己接手单独主持一场年事的时候就知道了,很多小细节也要一一考虑,其中劳心费神不是旁边搭把手的时候可以相提并论。

她劳累一场,腰酸背痛地与眉嫂子说这一体会的时候,眉嫂子就捂着嘴笑了起来:“你原来是在想这个!嘻嘻,这有什么好感慨的,所谓当家三年,猫狗都嫌,其中繁琐劳累的事情多着呢!”

再看看赵莺莺有桃儿给捏肩揉背,便笑着道:“你这已经算好的了,我看过好多不是新媳妇的人,分家之后第一次自己主持年事也是乱套了。有时候祭祖用的几样祭品都能弄错,你说这是粗心大意?并不是,人忙昏了头之后什么错都可能犯!你如今出嫁之后第一次当事儿就做的有模有样,实在是很能干了。”

眉嫂子并不是说赵莺莺好话,她也没必要奉承赵莺莺,这些都是她的真心话来着。

她甚至不用说别人,就只说她自己,四五年前第一次单独主持年事,战战兢兢做了一个月,中间还找娘家嫂子搬过救兵。最后也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夫家没有说什么,也是体谅她第一次当事儿呢!

实际上赵莺莺马上就感受到了大家对她主持这场年事的赞美,自从小年那一日拜灶王爷和祭祖之后,大家陆陆续续注意到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