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1

分卷阅读411

    ,就有四百个。

当然,汪家这种人家要的荷包,哪怕是要拿去赏人的,那也不是一般的。都按着上等货色来,一个作价五两银子发卖。据说这四百个还不是全部,因为还有别的铺子也在做。

赵莺莺的眼睛当然不会盯着这些荷包手帕之类的,她看到的只能是那四五件上千两银子的货。

这里有五件东西,一件是重中之重的嫁衣和红盖头。这一件汪家是有指定的,要由彩绣坊几家分铺集中最好的绣娘一起做,这肯定是轮不上赵莺莺了。然后就是两件插屏,一件绣画,一件观音像。

赵莺莺首先就看中了那绣画,这是要求把一幅宋代的长卷给绣下来。赵莺莺上辈子借着宫里的方便,这种名画绣过很多小幅的,只是长卷却没有涉猎过。这辈子这种绣画她没怎么接触过,主要是没有机会。

而这时候见到有这个机会,一时技痒起来。

只不过掌柜的想让她做的显然不是绣画,而是那幅观音像。之前赵莺莺几次绣的题材都和佛教有关,在这上面她已经证明了她的能力了。即使这一次汪家的要求很高,掌柜的也丝毫不怀疑她能够完美完成。

“不,这观音像就算了,掌柜的,这绣画你可找到人绣了?若是没有,我试试吧。”赵莺莺虽然技痒,却还算听安排,毕竟这是人家绣坊接的活计,人家要是早就给自己人安排了,她也无话可说。

做生不如做熟,掌柜的当然希望赵莺莺继续绣佛像观音像之类的。可是他没有撒谎,而是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绣画还没有找到人来做。

这么说吧,如果是赵莺莺接手绣画,他也不会阻拦,而是会半推半就答应下来。

要知道,像赵莺莺这么厉害的绣娘实在难得,她绣的佛教题材更是在整个扬州可以说首屈一指。可是她若是不绣这幅观音像,掌柜的还能想到几个能做这事的绣娘。或许出来的成品会差一些,可是交货给汪家也足够了。

可是那绣画,那绣画就真的让掌柜伤够了脑筋。

绣画向来就很难,何况是这种充满了文人意趣的画作!一般厉害的绣娘在相似上面或许可以还原原画八九分,可是也就是这样而已。至于画作本身的风骨、韵味,那就差得远了。

而汪家显然不是那种做到八九分相似原画就能交差的主顾,说真的,掌柜的一直在想扬州有哪些顾绣大家。在他看来,恐怕也只有最合文人意趣的顾绣可以找到一些意思了。

这种大家都是有数的,他脑子里翻了一遍,发现要么已经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完成这种活计。要么就是手上有活儿,根本无法放手——这其实才是常态!这些绣娘的手艺高妙,自然不愁订单,有空的时候反而少。

掌柜的发愁的时候甚至考虑过要把活计送到苏州或者杭州去做,只是觉得这样有风险,说不定那边也无人,这才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而赵莺莺如今主动要求做绣画,他当然心动!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赵莺莺绣佛教题材固然很出色,可是这种文人意趣她也拿捏的很到位。让她做这一单,即使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做的好,那也有八九成了!

“你再想想,你观音绣的好,做这个算是稳扎稳打...可是这绣画可就说不准了。”掌柜的意思意思劝了一下,见劝不动,立刻改了口风。

“既然你自己坚持,那我也没办法了。”铺开纸,掌柜的写下文契,同时给赵莺莺放定金——这种大活计持续的时间很长,若是主顾不要了那岂不是一年,甚至几年的功夫白费?所以定金就是必要的了。若是主顾反悔不要,这定金就是白得了。

另外,也有一些绣娘生活并不富裕,若是不提前放定金,做活计的这两年她们吃什么用什么?

掌柜的在文契上写下时间:“汪家小姐嫁人还有三年,这绣画也算是很复杂了,写两年肯定是不够的,咱们写两年零八个月交货——汪家给这个出的价钱是三千两,你拿二千二百两,三成的定金,那就是六百六十两。”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觉得惊讶,六百六十两,赵莺莺很多绣品完工都收不到这么多钱。不过惊讶过后也就算了,赵莺莺依旧非常自然地让掌柜的给她拿丝线和绢布等用得着的材料。

只不过这一次就不能白送她了,她看了一眼就知道,为了和原来的画卷贴近,无论是绢布还是绣线都不是一般货色。再加上尺幅巨大等原因,材料加起来并不便宜。赵莺莺心里一算就知道了,只一份就能作价四五十两银子。

赵莺莺要了一份半,这是怕有所损耗,到时候一份就不够用了。至于说边买边用,那是绝对禁止的——染色的工艺全是人来cao作,再考虑到染匠不同、染料批次不同,每回染出来其实都会有微妙的不同。

一般人用当然不会察觉,可是这种顶尖的绣品可不能犯这种错误——赵吉就是染匠,赵莺莺就算是不绣花也懂得这个道理。

“这一份半的材料我收你半价,然后再把零头去掉,三十两整——从定金里面扣吧。”掌柜的不用打算盘,瞟了一眼赵莺莺挑的材料,立刻得出了数目。

这个价格当然是照顾赵莺莺了,不过他们是绣坊,进价和卖价之间本就差的远了,再加上赵莺莺做的绣品价格高昂,与之相比一点材料又算什么?正像之前会送赵莺莺材料一样,现在掌柜的乐的做人情。

说起来这种小小的好处用出来,若真能拉拢赵莺莺这种水平的绣娘,那也是绣坊赚到了。

第181章

赵莺莺抱着一包针线盒绢布颇有一些分量,掌柜的还问她要不要小伙计送她回去。赵莺莺笑着摆了摆手——是些微有些分量,可是哪里至于那样?这就让个人送,她自己都觉得小题大做。

正与掌柜的告别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女子。赵莺莺和她见了,互相行了一个礼。那姑娘瞟了一眼赵莺莺的大包袱笑着道:“崔七奶奶可是来买做绣活儿的布料和丝线的?早听说崔七奶奶活计好,还从大绣庄里接活计呢!”

来的女子穿一身秋香色妆花小袄儿,一条新绿色百褶裙,都是新春最好穿的。看她笑意盈盈、脸上妆容时兴,打扮入时,这人不是万家大姐儿又是谁!赵莺莺十分好奇怎么会在甘泉街上的铺子见到她。后一想她还有一个在这条街上的外家,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赵莺莺略推脱谦虚了几句,看寒暄的差不多了,正要告辞却被万家大姐儿打断:“有个事儿正想请教崔七奶奶,我这里正要给源哥儿做衣裳鞋袜荷包之类,崔大奶奶只给了尺寸,却依旧不知道源哥儿喜欢什么样的。我想着将来都是源哥儿用,总要讨他喜欢不是。今天路遇崔七奶奶也是正好,崔七奶奶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