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1

分卷阅读501

    气热,要是大中午的种树,说不定半天下来苗木就晒死了。于是赶紧的金三水把板栗树给连根挖了出来,包上一个泥土团子,小心地放在一边。等到靠下午晌的时候,只匆匆喝了两碗粥,吃了一个酱菜烧饼,这就驾着家里的骡车把两棵板栗树送到了花鸟市场。

等到稍迟一些,还算是晚饭的时候就把赵莺莺要的各种苗木给送了回来,顺便还有一些木头,据他所说这是搭葡萄架要用的。其实刚刚种上葡萄藤的时候还用不着,但金三水办事利落,买葡萄藤的时候干脆买上了这个。

崔本招呼他先不忙种树,先吃饱了肚子等他和他一起干——这些树可不少,真要金三水一个人做,非得到深更半夜不可。

两个男人做事,又有圆娘在一旁帮忙,事情做的很快两个时辰出头事情就做好了,就剩下葡萄架子没有搭。崔本让金三水歇着去:“干嘛这么赶,又不急等着用葡萄架,明日剩下大把的时光搭架子。”

等到崔本回房的时候赵莺莺并没有睡,而是一直等着他。他回来之后就立刻让桃儿担热水进来,这种树可是体力活,可不是满身大汗了!

崔本洗澡的时候赵莺莺就对着屏风后头道:“明日你早些回来,给后院搭个秋千,这是我之前就答应过曦姐儿了的。也别让老金做,曦姐儿说就想要你做的,再不然就要你去请源哥儿来做。”

崔本的声音隔着屏风和热气没有那么真切,瓮瓮道:“她还真会挑!”

这里说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指崔曦想让崔源过来搭秋千的事情。崔源从小就心灵手巧,不然也不会去学木匠了。他大概今年秋天就要学出师,自家开个木器行赚钱做生意。

搭秋千这种活计崔源还真做过,是替几个哥哥家里的孩子做的。崔曦也是看到了,觉得比一般伙伴家里的要强出二里地去,立刻崇拜起了崔源。这种崇拜仅次于对小舅舅的崇拜——赵茂如今跟着有名的师傅学白案,天分很好做的有模有样,每次到赵莺莺这里来都能给崔曦带来捏成动物、栩栩如生的点心。

崔本擦干水穿上一身纱料的中衣,出来的时候撇着嘴道:“告诉咱们家那个小冤家,想让她小叔来是不可能的了,她能有的就是她爹的手艺了。爱要要,不爱要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是这么说,他才是那个最娇惯崔曦了。想了想后院的安排就道:“那几个果木要长到能够遮荫那还有几年呢...明日种些长的快的竹苗下去,明年夏天要玩秋千也就无碍了。”

赵莺莺被他这一套口是心非听的发笑,强忍着不来也没必要,于是干脆笑了起来。更可乐的是崔本根本不知道赵莺莺笑什么,于是拿疑惑的眼神望着赵莺莺——赵莺莺笑的更厉害了,手上挥着帕子让他别说话。

“行、行吧,你明日给小祖宗搭秋千种竹子就是了。”赵莺莺上气不接下气道。

于是等到第二日,赵莺莺家里的后院就搭起了结实漂亮的秋千。这秋千是拿漆了红漆的木头搭成架子做成的,缠上五彩的麻绳做装饰,两边还系着彩绸。这样的秋千不仅好玩还十分好看,看到这样的秋千,原本不喜欢玩秋千的恐怕也要玩一遭。

崔曦当时就要玩,可惜被崔本和赵莺莺以晚上太晚给弄了回去。倒是他们小夫妻两个玩了一回——当然,他们的说法当然不是玩秋千。

对于愤愤不平的女儿,他们解释道:“我们是在替你试这个结实不结实,要是我们两个大人都没问题,你自然就更不成问题了。”

年纪还小的崔曦比较好骗,反正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解释。

第217章

张家一家渐渐在甘泉街这边安顿下来,随着站稳脚跟,张太太头一件事就是打探四周有什么靠得住的媒婆。旁边人家就给她荐了毛嫂,说是左近人家好姻缘倒有一般是她配成的,最是稳妥不过。

张太太年纪已经大了,又一心一意守着儿子读书过活,自然不是为了再嫁。她虽然无再嫁之意,家中却有一个正当嫁龄的女孩张姐儿。张姐儿今年有十六岁,说亲、定亲、待嫁,一套走下来想要十七八的时候嫁人已经颇为紧张了。张太太一向自忖规矩,自然做不出今日说亲明日嫁的事情来,所以这时候开始说亲其实已经迫在眉睫。

按照规矩,准备了两色礼物去拜访毛嫂,毛嫂听这么一说,立刻拍着大腿答应下来:“令爱我在街上见过,出落的好人才!又兼是这么一个门庭,想要寻一个好婚事实在是容易不过了!”

说着抬眼看了一眼张太太,试探问道:“张太太家姐儿平日在家做什么,爱玩儿什么?要我说,张太太家是书香门第,张姐儿又生的恁般,这已经足够了。可若是还有一两样别的好处,懂得诗书能写会算,那就更好说亲了。”

按照毛嫂所想,这张太太自然是不肯自家女儿随便嫁个一般人家的。要么是往富户里面嫁,要么是给个门当户对的读书人家。读书人家自然希望自家儿媳妇懂得诗书,不然娶进门来什么都不懂就不像了。富户则更加看重这一点,读书人家迂腐的恐怕还要想一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富户却是全然不管的。他们为什么讨个读书人家的闺女做老婆,还是落魄读书人家?这又图不到钱财势力,图的就是名头,图的就是这个女子的教养。

好多富户通过做生意等手段有钱之后就想着要改换门庭,令下一代读书找出路。只不过读书之路何其难,他们并不缺供养子弟的钱财,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找到门路进入这一途,更不知道读书人怎么教养出来。

这种时候娶个读书人家的小姐来养育下一代就成了最简单的事情,这些小姐们来自读书人家,对这种事情最了解不过了。再加上世人都道‘穷有根,富有种’,读书种子也是有本而来,这是指望靠着读书人家姑娘生个读书厉害的子孙来!

因为此,那些大商户会讨落魄官宦人家的女儿做媳妇。次一等的轮不到官宦人家,那就只能沾沾文气了,像是这等举人家的小姐,那就很过得去了。唯一的问题是张举人已经去世了,这就得降一些等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张举人没有早逝,张家也不是如今的样子,根本轮不到这些富户娶人家姑娘。

说到这个,张太太皱了一下眉头,轻蔑道:“女孩子家认得几个字就叫不错了,读那么多诗书做什么?本业还在针凿女红上。我家姐儿从小做针线,在同龄女孩子中也算是出色的。又兼助力家里的家事,各种都来得,这还不好?”

毛嫂一听就知道张太太正是那种古板的,于是叹了一口气,并不与她顶牛,只附和着道:“张太太说的是...就是不知道张太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