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3

分卷阅读503

    气极了。而排遣内心气愤的方法就是报复回来,她这一路都在计划如何把下半年每月的家用克扣下来,反正她得把等同冬衣的钱抠出来,这是她应得的!

这样想着走到了酒铺,这时候酒铺人不算多,她进去的时候伙计们正在轮换着吃饭。所以站在柜台前的并不是平常坐柜台的伙计,而是已经吃完饭的崔本,她反正已经吃好了,就替人看一会儿。

一看见崔本张姐儿就想起了之前被这男人无视的事情,心里有点小不爽快。其实她耍心机有几年了,其中有上钩的,也有不上钩的,像崔本这样的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她以往并不大放在心上。

之所以对崔本印象格外深刻与不同,其中原因很微妙——大概是崔本人年轻,而且生的一表人物吧。

想想看,若是一个不上心的人表现的无动于衷,那也该是没什么罢...可要是一个另眼相待的人格外无视自己,那感觉就不同了。

崔家几兄弟像他们娘,都长的不错,尤其是崔本和崔源两个最小的。眉峰利落、鼻梁高挺,面相也好,若是换上公子哥儿的打扮,那也是小秦淮河上的姑娘倒贴也肯的人物了。

万氏原来对崔源有万种抱怨,可是真看到崔源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崔源生的实在让她喜欢!

人家都说男子的长相不重要,可是这话说差了,男子的长相对岳父岳母不重要,然而对年轻姐儿那可不是不重要,这个年纪的青春少女哪一个不爱长得俏的郎君?要是崔本不是已经成亲了,张姐儿说不得要想嫁给他呢!

“要十斤玉泉酒!”张姐儿抿了抿嘴,拿出了打酒的酒壶。

玉泉观是扬州本地的一座道观,道观后面有一眼泉水,取那里水酿造的酒就是玉泉酒了。这是一种品质很好,很多扬州本地酒坊都会酿制的酒。张姐儿之前看过崔家酒铺的玉泉酒,品质上乘价钱合适。

毕竟是面对客人,崔本的脸色还算和缓,转身提出十斤一坛的玉泉酒。这种卖酒的酒铺酒坛子一般都很大,十斤的坛子就算是小的了。就用这个坛子,加上一个漏斗,把酒给转到了张姐儿自带的酒壶里。

酒坛子虽然很便宜,可是对于家里用不上这个的人来说就是一笔无谓的开支,所以才会有自带酒壶。

倒酒的时候免不了沾湿一些手,完事之后崔本随意用手帕擦了擦。崔本这人有一样地方不寻常处,明明是常年做事的手,酿酒之类经常自己来做,手却非常好看,指节有力,手掌上包裹着的皮肤就像白玉一样,只透出一些淡淡的青色筋络。

擦过手之后张姐儿就注意到他的手了,接过酒壶时两人手碰了碰。崔本不觉得有什么,张姐儿却像是吓了一跳。崔本的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刚碰过酒的关系,比她的手凉多了,让她一下一个激灵。

然而这不是让她吓一跳的原因,实际上她迅速脸红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想起自己第一次碰年轻男子手的时候。那时候她是买菜被菜贩子占便宜,摸了一下手。

这种事换做是现在根本不被她当作一回事,然而那个时候带给她的厌恶与冲击却是非常不一样的。从此之后她就很讨厌这种接触了,现在所谓的不当回事只不过是不表现出来,在心底里厌恶完全取代了冲击。

但是这一次碰到手就不同了,崔本显然是不小心的,很快就收回了手,而且并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而张姐儿则是立刻脸红且心里小鹿乱撞,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般紧张起来了。

直到带着酒和药材回家,她依旧有些回不过神来。哪怕是白日做针线的时候也在想那一日的事情,想着想着心思就彻底转到了崔本身上。于是买菜也好,出门散步也好,总要打崔家酒铺前头过。

偶尔看见崔本高高大大的身影,穿着一件青色或者浅蓝色的袍子,立刻就高兴起来。还有一回见到他竟然抱着女儿来酒铺,脸色和蔼的都不像是平常的他,实在想不到他是一个对女儿千依百顺的人!

这让张姐儿想到了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她那时候年纪还要,只有六岁左右,可是也记得一些事。她还记得当时她是父亲的掌中宝,是抱着膝头长大的,大概就如同如今的崔本对自己女儿。

“真好啊。”说这话的时候张姐儿也不知道自己在羡慕谁。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炎热地恼人的夏季总算是过去了。虽然正午的时候依旧会让人燥热,可是其他时间偶尔吹过来一阵风,忽然就让人有凉飕飕的感觉。就在竹席被撤下,夜晚加了一床薄被的时候,毛嫂那边有了消息。

毛嫂敲响了张家的门,在张太太屋里与她掰着手指头算计:“不负太太所托,按着太太的要求寻访了一些老姐妹,一个个地看下来总算有了几个还说得过去的人家。”

说着先拿出一个帖儿:“第一个是家住官河岸边的李秀才家,他家的长子今年二十岁,已经说亲事两年了,生的一表人才,也正在读书,两年前院试的时候就差点过了,得了一个童生。明年不是又要科举,怎么说也能得一个秀才,这样等到姐儿嫁过去的时候就是秀才娘子了——要是运道好,举人娘子又有何难!”

“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说到这个地方,张太太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觉得自己泼冷水似乎不太好,于是赶紧问道:“怎么说了两年亲事还不成?难不成是有别的不妥?”

毛嫂叹了一口气道:“这还是他家不肯将就的缘故,要说李秀才家的这位哥儿没的说,看着是个再挺阔不过的后生,自己学业也好,按理说这样的后生应该不愁婚事的。可是李秀才想着找个同样读书人家的小姐,一般的还不肯呢!这李家并不宽裕,一般人家姑娘或许还肯,真要是往高处走,那人家也不愿呐!”

张太太估摸着不宽裕这个说法,心里知道这就是穷了。虽然她不讲究说让张姐儿嫁个有钱人家,可也没想过穷困人家,于是心里不乐意起来。

第218章

毛嫂觑着张太太的脸色,多少咂摸出一点意思,于是接着往下道:“太太再考虑考虑,您也是读书人家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李秀才家的这位哥儿看着挺有出息的,重要是的将来如何!”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张太太也不是傻子。在儿子之外的一些事情上她都颇为精明,一下子就想到了——若这位李秀才家的哥儿真的特别优秀,那也轮不到自家了,多得是好人家愿意将女儿下嫁。有钱人家嫁一个女儿投资有前途的学子,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呢!

再者说了,江南这块地方苏州、杭州、扬州,读书人多,少年神童也就多了。下围棋有‘二十岁不成国手,一生无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