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

赵莺莺听的有感触,明白为什么娘会这么想。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改变想法,不是她不体谅爹娘,而是她想的根本不同。

赵吉和王氏只想过勤勤恳恳做活赚钱,就算多了女儿做绢花的收益,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长久之计,从来不把这个当作家里收入。而赵莺莺则是想的很多,不说见识,她可是有一肚子手艺,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发挥出来,不说大富大贵,中等之家她是敢保证的。

只是这样的话不能和王氏说,赵莺莺想了想最后转头入了内房——她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是白说。还不如再等一等,等到自己真的做到了再说。

到时候,一个是手边有钱,这就好说话的多了。另一个就是自己正经赚到大钱了,说话也管用一些——这不是王氏和赵吉有多只看钱,而是普通人家大抵如此。孩子正经赚钱了,家里这才当大人看!

第30章

赵莺莺说话少,但是很会说话。

这倒不是她天生机灵,说起来完全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当年她被选进长春宫给太后做宫女并不是一下就得用了——太后是什么人?皇宫里的主子都是贵人,太后就是贵人中的贵人!

就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小姐挑丫头也是要在拣择出来后调教一番的,何况是太后身边!因此赵莺莺是在宫里姑姑手下过了一年的。

在这一年里,她主要是学着怎么做活。但是难的并不是做活,而是怎么在皇宫这个地方活下去——皇宫里的活计和外面相比当然要求更高,但是这种困难是有限的,只要自己用心,人又不是太愚笨的话,一年以后自然能上手。

可是皇宫里生活呢?那可不是里几句‘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做到了,就可以安稳。

其中拉拉杂杂一大堆讲究,涵盖了许多方面,就只说说话这一点,就必然是有说法的。不然要是一个口齿不伶俐,应对不清楚的伺候,贵人问话说不出来,有几条小命够用?

所以赵莺莺她们这些宫人说话那都不是随便说的,要的是脑子清楚灵敏,说话有层次有线索,最后声音还要柔和清脆。听的人舒舒服服,听的人一听就觉得你说到了点子上,还十分好听。

她记不清当初为了这个挨了多少次罚——在宫里又不是在家里,做宫女子的没人心痛你,要是做不好,姑姑就只有打只有罚。打还好说,一个是同样都是做奴婢,当姑姑的并没有多少权力下死手打小宫女。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儿,姑姑也有麻烦。

另一个是宫里打人一般不让打脸,顶着伤了的脸当差,要是有主子见了,那可怎么说?况且在皇宫这种地方,很多时候女人一生的富贵就寄托在脸上,所以不是惹了大.麻烦,主子都轻易不会打宫女子的脸,何况一样是奴婢的姑姑。

然而罚就不同了,宫里人罚人的手段真是层出不穷,而且有的是办法让人有苦说不出,这样的事情当年赵莺莺是领教过的。当初她做小宫女的时候,不知道和别的小宫女一样多少次说过‘姑姑,我做的不好,您就尽管打我’这样的话。

不是她们皮子痒,欠招呼,而是比起挨罚,她们宁愿挨打......

不过严格的训练显然是有好处的,现在的赵莺莺不说话也就罢了。要是真想说个事情,道理理的明白,说出来清清楚楚,一般都能说服人。

所以买房子的事情她不是不能往下说了,实际上她肚子里还有一肚子的理由说辞可以拿出来。但是到此为止了,她暂时把这件事按下不说。因为她想等一等,等到赵吉和王氏是真的认可她说出来的道理。

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她‘会说’。

“二jiejie,你有钱吗?”赵芹芹磨磨蹭蹭地蹭到了赵莺莺身边,吞吞吐吐一会儿才不好意思问出了这句话。

赵莺莺从王氏那里回来,坐下就更用心地做起了绢花。手上不停,只是偶尔和大姐赵蓉蓉说几句话。这时候本来跑出去玩耍的赵芹芹跑了进来,说话还这样不利索——要知道这个小丫头从来是个小炮仗,哪里有这种时候!

不过赵莺莺很快知道了自己小meimei的意思,笑着捏了捏赵芹芹的手:“我当然有钱,你说说看,要什么东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出身不宽裕的孩子总不可能会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吧?就好比赵家小院里,赵家三兄弟家的男孩女孩,那就没有一个随便花钱的。或者说,他们也没有钱随便花。

赵芹芹喜欢玩,喜欢吃,但是大面上依旧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一般也不会问王氏要钱买什么。不过在赵莺莺做绢花之后她有帮忙,所以每次卖花之后赵莺莺总记得给她买些吃的玩的。

倒不是赵莺莺小气,不给她分钱,而是她才五岁,王氏根本不让她管钱。既然是她花不着的钱,那还不如东西来的实惠。

小孩子都是最会看人眼色的,赵芹芹不一定知道家里到底是什么境况,但是宽裕了是能够感受出来的——饭桌上开荤多了,也偶尔做新衣服了。有时候王氏出门回来,还会给孩子们带些什么。

这才有了赵芹芹这时候敢问赵莺莺有没有钱。然而就算是这样,她也不敢找王氏,而是找了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赵莺莺,总之就是事情不成也不会挨骂就是了。

赵莺莺倒不觉得小孩子这样有什么不好,如果可以哪家的爹娘不想让孩子吃的好些穿的好些?不去做无非是没有能力罢了。而自家现在又不是供不起,合理的自然会满足。

赵芹芹立刻满脸喜色:“外头卖甑儿糕的经过,被叫住了正在做,我也想吃!”

甑儿糕算是扬州名吃,不过也有人说是京城名吃。这也不可考,反正这些东西南北流传,很多都说不好正宗。

赵莺莺回到扬州也几个月了,因为手头宽松,外头小吃吃过好些,甑儿糕也是其中一种。这时候听赵芹芹叽叽咕咕,也有了胃口:“那就买甑儿糕,我和你一起去买,给家里人都买一些。”

赵莺莺又不是真的小孩子,想的多一些。既然是要多买一些,那就全家都吃一吃好了。反正甑儿糕不是什么高贵东西,多买一些全家吃也不算过分。

姐妹两个出了门,外面果然是卖甑儿糕的担子——这是做甑儿糕常见的样子,都是贩们挑着甑,走街穿巷,随蒸随卖。

两姐妹出来的时候,正好一笼甑儿糕出来。做甑儿糕的老爷爷看了两姐妹一眼:“小姑娘吃甑儿糕?”

赵莺莺点头:“我们要七个甑儿糕,放不同的料。”

做甑儿糕的老爷爷不说话,手上做事就算是回应了——这做甑儿糕的担子,一端放的是小火炉,一端放的是木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