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

分卷阅读40

    木柜里头有面、糖等。

做甑儿糕的木甑高四寸,直径两寸,放在小火炉一侧。有像赵芹芹一样嘴馋孩子来吃,就把面、糖放在木甑蒸,反正随吃随卖。

赵莺莺大约等了一刻钟不到,甑儿糕就熟了。老爷爷手上有劲,熟练地推了推木甑底,甑儿糕就轻巧地脱落了下来。用油纸托了,按照赵莺莺说的,放上些瓜仁、金糕条、青红丝等不同的料。

民间有俗语,‘甑儿糕——一屉顶一屉’。甑儿糕一出炉就不是一两个,如同蒸馒头一样。所以赵莺莺要七个,也就是顷刻不到都得了。

赵芹芹兜住甑儿糕,赵莺莺则是拿出了一个小荷包,里头数出了七个大钱放在担子上:“谢谢大爷!”

“甑儿糕~~”的售卖声还在耳后,姐妹两个已经欢欢喜喜地进了院子。进门的时候正见赵芬芬赵芳芳两个堂姐伸长脖子看,过后两人也带了一块甑儿糕进来。只是这可不是孙氏大方,给他们吃的,而是为了两岁的赵蕴。

赵蕴两岁多,正是嘴馋而不懂事的时候,一但知道什么吃的喝的,那是一定要争着要!平常赵吉和王氏补贴方婆子的吃食,不知道有多少就是被赵蕴哭一哭,孙氏就拿了去!

说起来赵芬芬赵芳芳两个,虽然是赵莺莺的堂姐,实际也只大了一两岁,同样是小孩子。加上平常孙氏对女儿吝啬,吃的短少,更容易嘴馋。平日里随着她们大姐赵蕙蕙厨房偷吃是常有的,这一次见了甑儿糕也是一样。

孙氏只给了一文钱不要紧,像是扯臊子一样捻下来一粒粒地吃,又小心地抽出上头的青红丝。

只不过这样也只能尝尝味道而已,孩子嘴馋起来胆子也是会变大的!一惯惧怕孙氏的双胞胎姐妹回头就壮着胆子道:“娘,给我一文钱吧,我们也想吃甑儿糕,我们两个只要吃一块儿就好了!”

孙氏看也没看赵芬芬和赵芳芳,只拿了送进来的甑儿糕喂赵蕴。这个活儿她从来不交给赵蕙蕙姐妹几个,因为她们以前偷吃太多了。

“想吃糕?你们倒是好日子!我整日拿命伺候你们几个姓赵的,这还没福气享受呢,倒是你们先受着了?馋死鬼投胎!别找老娘,老娘没钱!”

赵芬芬赵芳芳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只不过这是她们平常早就习惯了的。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只当作听不见就是了。

只是坐在门槛上看外头,先是对面东厢房,赵莺莺和赵芹芹给家里每人分了一块甑儿糕,这就看的嘴馋了。然后正房里的赵萱萱也带着meimei赵苓苓也欢欢喜喜出去了,一会儿就带回了好几块糕,看样子也是家里人要分着吃的。

赵莺莺虽然正坐在窗前,却是不注意这件事的。只不过外头实在吵嚷的响亮了——先是赵萱萱带着赵苓苓吃糕,让赵芬芬赵芳芳两个一直盯着看,心里发毛就阴阳怪气说了几句。

“看什么看?没看人吃过甑儿糕?不像是养在家里的女孩子,倒像是外头的花子了,赵家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

第31章

赵萱萱说话气人的功夫赵莺莺也领教过,她不是个真正的小姑娘才能一笑而过。要真是一个普通小姑娘,真能被她说的哭起来。

赵芬芬赵芳芳既然受的住她们亲娘见天的骂,自然不会因为赵萱萱的话哭起来,但脸红还是有的。转头就背了窗户——赵莺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有了孙氏大骂。

“别人家吃甑儿糕你们也吃甑儿糕,那人家还大有出息给家里挣钱,你们怎么就没有了!”

赵莺莺无语,这其中可没自己的事,最后却还是扯上了自己,她真是无话可说。

“吃吃吃,只知道吃!我怎么就命苦养了你们这些赔钱货?给别人家养的也就罢了,还见天给老娘受气——这不是要吃糕,这是要爬在老娘的脖子上喝血呀!”

那边说的咬牙切齿,之后骂的更厉害了。到了最后,赵莺莺都关了窗户不愿意听,实在是说不出口骂了什么!那根本不像是对亲女儿,倒好像是仇人了。

方婆子听不下去要去劝,王氏却叹了一口气:“娘,您也不必去说了,实在是说了也没用,最后连累你也吃挂落——不是我做婶婶的心狠,不心疼侄女儿,这事儿能怎么说?”

不比之前孙氏骂赵蕙蕙,说当初怎么没把她给卖了。那样的话孙氏作为赵家的外姓人如何能说?方婆子说话自然管用。但现在。孙氏管教女儿天经地义,这些教女儿的书里,哪一本都是说过的,女儿家忌讳懒和馋!

就是说的过了一些,那也只是嘴巴上说而已。方婆子现在去说话,孙氏不会以为是婆婆心疼孙女,只会当作是婆婆要调理自己!到时候反而让事情更没个休。

王氏没有把话说尽,方婆子就知道意思了。左右踌躇了一下,放下手叹了一口气又撩开门帘子回了内屋。

好在只是孙氏骂女儿,小打小闹而已,等到骂过了声音也就低了下来。不一会儿赵家小院恢复了平静,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等到赵莺莺做绢花做的累了,停手歇一歇,正好王氏也一匹绸成,收了机杼。

王氏一直做的是织绸卖绸的营生,这个营生中,似她一样家中织绸的必积累上的多了才想到发卖,——最少也有五六匹呢。倒是那等大户人家不同,他们是大主顾来的,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

王氏是个小户中的小户,本钱少,织绸三四匹,便去到牙行入去卖掉。今日一匹绸成了,就已经积了四匹,于是把之前三批拿出来一齐折好,用了一个布包袱妥当包裹,与方婆子道:“娘,我出门去卖这些绸子!”

王氏的肚子已经渐渐大起来了,不过她却没有因为这个让方婆子或者大女儿去替她卖绸。实在是市面上的牙行经纪认人,她过去的话谁都认得,人家也知道她的手艺,不用啰嗦也是头一等的价。

但是换了方婆子或者赵蓉蓉就不一定了,人家不认得不熟悉,自然多了很多挑剔。最怕的是遇到那些‘欺生’的,那就等着被人占便宜!

方婆子看儿媳妇已经鼓起来的肚子,皱着眉头道:“老三媳妇这样不成,你今日定要出门的话,那就带着蓉姐儿罢!她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倒是能顾着些你。晚饭不用愁,我来做就是了。”

虽然是商量的话,赵蓉蓉却很有自觉,立刻就站起身来收拾针线剪刀之类。赵莺莺想了想,也站起了身:“娘,我也去,我还没见过卖绸的呢!”

赵莺莺这几个月里就只遇到王氏卖一回绸,那一回她还没去。也就是说,她虽然是王氏这个织绸熟手的女儿,却连扬州绸丝牙行的热闹都没见过——上一回去买丝可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