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9

分卷阅读109

    这不算什么,赵莺莺自然应了下来。

吃完早饭,赵家一家人就算是正式开始一天了。赵吉到后面的院子,和潘师傅以及赵蒙等几个打下手的开始工作。

赵吉也算是比以前历练出来了,常常在几个布庄老板那里走动。到不了溜须拍马的地步,却也是会伏低做小,几次人情使上来,总能揽到一些活计。现在家里的染坊早就不同以前,如今是主要做布庄的生意,街坊邻里的不过是兼着做而已。

王氏则是坐定在织机前面,她认真织绸,而且考虑等到家里攒些钱后就买一架新的织机,到时候赵蓉蓉也和她一起织。赵蓉蓉现在织绸的手艺还算不错,却没有到熟手的程度,还是需要历练。

虽然现在看来,赵蓉蓉将来结亲的人家必定是殷实人家,媳妇大可不必挣钱。但王氏‘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思想一直存在,不论怎么样,还是想让赵蓉蓉精熟一门糊口的手艺。

方婆子则是在家里擦擦洗洗之类,现在家里房子大了,需要打扫的地方就多。赵莺莺一家,从最上头的方婆子起,到最小的赵莺莺他们这些小孩子,都是极爱干净的。用外面的话来说,那就是爽利人。

这样一来,如何看的了家里不干净,于是每天打扫就是一件大事。

赵芹芹还小,尽可以出去玩。只有赵莺莺和赵蓉蓉,不像往常一样去做女红,而是搬了两个小马扎坐在厨房前的廊子下收拾螺狮。

‘清明螺,赛老鹅’,这是一句俗语,而现在正是清明时节,正该吃螺狮的时候。偶尔也能看见有螺狮在菜市场里发卖,这玩意十分便宜——主要是来的容易。也正是因为便宜,一般人也懒得弄,所以菜市场上不多,要运气好才能遇上。

前几日早上买菜显然就是运气不错,反正王氏一见就赶紧买下了。

螺狮买回来不能直接就处理,应该养在清水里滴菜油,就像养鱼吐沙一个道理。上次一买回来王氏就这样做了,所以赵莺莺今天处理起来格外简单。若是喜欢嘬着吃螺狮的,只要洗干净外壳,到时候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过要是送人,这样就显得有些怠慢了。所以赵莺莺干脆烧了一锅热水,把螺狮烫过,然后又竹签把螺狮rou挑出来。

这是一个技术活,一开始的时候赵莺莺做的很慢。不过她到底是心灵手巧的,不一会儿就抓住了诀窍,和赵蓉蓉做的一样好了。等到螺狮rou都挑了出来,赵莺莺分出一半,这就是之后准备送人的。

中饭之前赵莺莺又做了一回小磨麻油拌香椿豆腐,把这道凉拌菜和螺狮rou都放进了一个小食盒里:“姐,我去给王奶奶家送东西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王氏根本不放心自家孩子去隔壁走动,每次和王婆子家交往都是她出面,或者方婆子出面。不过不间断地走动下来她总算放心了,像是这种送个东西的小事也能让孩子去了。

不过赵莺莺去得,赵蓉蓉是绝对去不得的。因为赵蓉蓉年纪越来越大了,需要避讳的场合也就越来越多。而赵莺莺呢,她才八岁,书上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也就是七岁开始就应该讲究一些了。

但那是书上说的,现实生活中,小孩子往往长到十一二才有讲究。八岁绝对还是个什么都不用忌讳的小孩子。

赵莺莺敲门之后就有小丫头来开门,这小丫头才八九岁,赵莺莺认识她,知道她叫小红。小红一见是她,立刻让她进来:“莺姐儿是来找我们王奶奶的吧!”

小红这样的小丫头这个宅子里还有好几个,年纪有大有小。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才八九岁。她们都是王婆子买来的,或是伺候宅子里她和她儿子王大,或是和其他几个婆子娘姨伺候那些‘金贵’的女孩子。

赵莺莺点点头,就提着食盒去见王婆子:“王奶奶,我娘让来谢您早上着人送来的香椿。这里有我家家常做的麻油拌香椿豆腐,还有一点儿老乡那里买的螺狮,都是收拾干净了的——不值什么,您吃个新鲜味儿就是了。”

食盒里有一盘子清清爽爽的凉拌菜,一包收拾过的螺狮rou,果然都是干干净净的。王婆子慈祥的就像是个老祖母,和她平常管教自家养着的女孩子完全不同:“我说是谁,原来是莺姐儿!”

“你娘和你奶就是太客气了,一点子香椿还记得回礼!”说着亲自去看那食盒里的两样。吩咐小红:“去,让张厨娘把这螺狮收拾出来,和这菜一起上桌,给大爷下酒!”

又转头和赵莺莺道:“你王大叔才刚念叨这是吃螺狮的好时节,你家就送来了!”

说着请赵莺莺做,让她吃点心糖果。这些都是高级货色,一般的小子小姑娘都喜欢。不过赵莺莺早就不馋这些了,笑笑:“王奶奶不必忙了呢,我这就要家去了。”

王婆子却拉住赵莺莺的手:“哪有那么着急的,王奶奶有个事找你——前些日子在你家看你大的那些大结子,打的真是好!比那些绣庄里等闲卖的都好。你得闲了替王奶奶打几根,挂在屋子里使!”

又道:“我也不知道你卖给绣庄是多少钱一根,不过我也不按照绣庄来,我就按照绣庄发卖的价格来,你说好不好。”

这是明摆着让赵莺莺多赚一笔,因为绣庄从赵莺莺这里收的价当然要比卖的价格低,他们也是要赚钱的。若是王婆子直接从赵莺莺这里买,那就是少了中间人吃油水。

不过邻居里面这么算计是很不好的,不要说赵莺莺自己不愿意,就是她愿意,回头让王氏知道了,那也要吃挂落。因此立刻笑着回道:“这事儿有什么难的,之前绣庄让我打了一批定下样子的结子,正好这几日就完工了,转天就送去。手底下闲,我就先把王奶奶要的打了。”

然后絮絮地说了好些结子的样子:“王奶奶该选选——不过我先说好,您可不能按照外头的价格给我,那样我家成什么人,人家该说连这也算计了,不是样子!”

“反正我们价钱就按照外面绣庄给的价钱来,不然的话我不认,您这生意我没法接。”

面对赵莺莺摊手,王婆子也无法,只得笑着道:“你家啊...罢了,就按你说的来,也不知道你这孩子是怎么长的,这么大就能说这些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我这里要打六根挂饰大结子,也就是三对。至于样子你来替王奶奶挑,意头什么的,这种玩意意头都是极好的,也没什么分别。”

赵莺莺记下了王婆子的要求,这就告辞。

等到赵莺莺走了,这才进内房和儿子一起吃饭。旁边小丫头伺候着盛饭布菜,她笑着道:“我倒是喜欢赵家那个莺姐儿,你将来要是生个女儿是这个样子,我还有什么可求的。”

王大今年已经二十九了,这个年纪还没有成亲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