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0

分卷阅读110

    家里精穷就是有别的毛病。偏偏他不是那样的却也没有成亲,只是成日不着家,更不愿意提婚事。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身边人,他在外面也有两三个相好,大都是包占的花姐儿。

王婆子一生只有这一个儿子,唯一忧虑的就是这个儿子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成亲,连个孩子都没有。不要说儿子了,这时候只要有个女儿,也足够王婆子乐的了。

王大最不爱听这些,偏他还算孝顺,没办法发火。只得道:“娘既然喜欢就常常叫人家小姐儿过来玩就是了,到时候实在投缘,管您认干女儿还是干孙女儿呢!”

王婆子摇头笑了,她哪里是这个主意,她不过就是想借这件事敲打儿子,提醒他早晚要成亲了。

赵莺莺回家就和王氏吧王婆子托她打结子的事情说了,王氏收了食盒让赵莺莺洗手吃饭。借着这个机会教训孩子:“这一次莺姐儿做的对,以后你们为人处世也要这样。人情似不好收的,平白无故不要接人家的好处。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以后人家有事你就不好说话了。”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赵莺莺吃过饭之后就去整理自己打的结子。上次交货的时候绣庄问她几个样子的结子能不能打,她当时看了样品,算是比较复杂的,但对于她来说依旧是手到擒来,于是爽快地应下来了。

这种绣庄有要求的生意自然不同,比起平常收的结子又贵了一些。赵莺莺辛苦了两个月,不过这辛苦不算白辛苦,过几日送过去那就是十二两银子的收入——幸亏外人不知道赵莺莺这个小姑娘能这样赚钱,不然不知道该传成什么样。

赵莺莺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根要打了,而且已经是打了一半的。于是最后检查了一下有没有固定好,然后就上手编结。

赵蓉蓉在旁边给赵蒙缝衣裳,这是很简单的活计,所以还能偷空看赵莺莺打结子。她倒是想过和赵莺莺学这门手艺,赵莺莺也很愿意教。只不过她并不是做这个的材料,那些普通的结子,赵莺莺教几遍倒还可以。轮到这些难的,实在是不能够,脑子记不清多来几遍就好了,手上转不开更是要命。

拆拆改改来来去去几遍之后赵蓉蓉也算是认了,承认自己并没有多少做这个的天赋。转而和赵莺莺学几个简单的新花样,这样的也能去绣庄卖钱,虽然比不上赵莺莺,却也能比得上一般的活计赚钱了。

最后一根结子忙了几日总算完毕,想到赵蓉蓉已经很久没出过门了。赵莺莺便缠着她道:“姐,明日我要去绣庄卖结子,娘和奶都没空和我去,泥就陪我去吧!”

去绣庄说远不远的,赵莺莺一个人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则有东西要拿,二则去年差点走丢之后家里人一直有些放心不下她。所以赵莺莺出门一定要找个人一起才行。

赵蓉蓉自从退亲之后就没有迈出过门槛一步,时间久了她一个十四岁的大姑娘也气闷。只不过一直不好意思开口想要出门,这个时候赵莺莺一说,她当然意动。只不过嘴上还要道:“这...不好吧,娘和奶都说了,我是大姑娘了,最好不要随便出门。”

赵莺莺却笑起来:“大姐想的太多了,你看咱们太平巷子的jiejie们有几个真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们又不是那些千金大小姐!你等着,我去和奶还有娘说,保准让大姐你出门。”

果然,赵莺莺和方婆子、王氏一说就成,她们也觉得赵蓉蓉这些日子在家里闷久了,怕出毛病,该出去散散心。

第59章

赵莺莺赵蓉蓉这对小姐妹笑嘻嘻地换了衣裳,这是今年新作的——家里如今有钱了,别的方面王氏可能俭省,在几个孩子的吃穿上却放开了。赵莺莺又去年冬天开始穿裙子,今年更是着紧了做裙子。

这还是半个月前作的一身新,今天出门算是穿新衣裳了——姐妹两个一色一样的水红色立领斜襟绸袄,碧绿色湘裙,再一双绣喜鹊登枝的红绣鞋。走出去都要赞俊俏,且一看就知道是姐妹!

小心地把赵莺莺打的结子放进提篮里,又把自己做的几样绣活放进去。赵蓉蓉就和赵莺莺一起出门了。

两人有心逛街玩儿,不过手上东西累赘,肯定是要把东西送到绣坊去再说的。绣坊在甘泉街上不远,赵莺莺和赵蓉蓉都来过,很容易就找到地方。

里头的小伙计认识赵莺莺,立刻招呼道:“莺姐儿可来了,前几日我们掌柜的还说你的手快,说不得定好的结子就要打完了!”

赵莺莺抿嘴一笑并不多说话,赵蓉蓉在一旁道:“那你们掌柜的呢?”

掌柜的正好在后面库房里清点东西,回来时候遇上赵蓉蓉这句话,连忙道:“原来是蓉姐儿和莺姐儿到了!来的正好呢,过两天这批货就要交了!”

赵蓉蓉把提篮递上柜台:“底下是莺姐儿打的结子,上头放的是我做的荷包和绣的帕子,掌柜的看着收吧。”

掌柜的先看了看赵蓉蓉的活计:“蓉姐儿的活计也越发好了,有你外婆年轻时候的一些样子。所以说啊,这穷有根富有种,事情都是有本而来的。你们外婆生了你们娘这个手艺好的,你们娘又生了你们两个巧的。”

这是好话,不过真不真的,只能说半真半假。赵蓉蓉手艺当然不差,差一些的绣庄卖不出去又何必收呢。但是要说有当年王家外婆的样子,那就是说笑了。不过在场的人没有那种不识趣的,都是笑笑算应对。

最终掌柜的给了赵蓉蓉一个还算不错的价,用七钱银子收了赵蓉蓉断断续续做了一个半月的活计。这个价格在所有绣庄里给的还算是高的,这是因为两边都有老交情了。

看赵蓉蓉点头,掌柜的这才看赵莺莺的结子,一看就赞:“到底是莺姐儿呢!上回我们绣庄的老绣娘见了也赞,拿了你的活计给绣庄里的小绣女看,说她们干吃饭不做事,被莺姐儿你这个外头的给比了下去了!”

像这种绣庄,一般都不只是从外面收一些绣活为货物。更多的是自家自产自销,往往都养着大批的绣娘绣女。这些绣娘绣女有些是从外面雇的,说好多少钱一年,然后签订几年的合约。合约之内,绣庄照管绣娘一应的生活,包括吃饭穿衣。不过因此绣娘也得下死力气,每年要做的活计都堆成山。

还有一种则是绣庄自己培养的,这种绣娘绣女大都是外头采买来的小姑娘。选择心灵手巧的进行培养,中间有绣庄的绣娘教授手艺。这样看起来成本很高,但是等这些小绣女得用了,并不用像雇佣外面的绣娘一样付那么多代价,几乎可以说是随便用了。

所以算账的话,还是自己培养更划算。

一般来说,绣庄如果雇佣外面的绣娘,那一般是那绣娘手艺格外出挑。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