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2

分卷阅读172

    交到绣庄能够换钱,便道:“娘,我去!我要去绣庄一趟。”

她是知道家里的钱都用在瓦片和石灰上了,现在赚一点儿钱,或许能帮家里应应急。

一路上赵莺莺观察着扬州,其实还是看得出来曾经遭过涝灾的——很多房子都屋顶塌了,或者垮了一面墙。还有的房子因为地基泡酥了,歪歪扭扭,需要专门的手艺人来矫正。

还有就是低处房子脚下的水迹,高的有两三尺呢!现在水都没有了,但是留下了难看的痕迹。

赵莺莺偶尔可以看到人在街上撒石灰和浓醋,王氏告诉她这是涝灾之后怕有疫病的做法。赵莺莺懂得一点,曾经京城里闹疫病的时候,皇宫里也这样做了来着。

大街上人其实没有大旱大涝之前来的多,但是相对于之前的萧条已经很让人欢喜了。母女三人就一路说说笑笑地往绣庄去,赵莺莺按照之前订的文契把套袖交上。掌柜的信任她的手艺,略微验看了之后二话没说立刻给钱。

赵莺莺这些日子一直在家做活儿,各种线绳和绣线等都用的差不多了,便顺便补充了一些。和赵莺莺已经做惯了生意的掌柜的一看,心里估计了一下东西的价值,立刻道:“莺姐儿这些就不要算钱了,算铺子里送的。”

拿了银子,母女三人出了绣庄。赵蓉蓉颇有些不可思议:“我之前还担忧来着,现在扬州城里可比往常萧条的多了,会不会绣庄不要这些套袖了。没想到掌柜的给钱给的这样干脆,还送了莺姐儿这些。”

王氏听到赵蓉蓉的话立刻笑了:“傻孩子,这可是写了文契的,绣庄若是真的不要,之前下的三成定钱可就收不回了!至于说扬州城萧条,这些东西卖不卖的出去——真正伤了元气的都是贫苦人,有钱人不是一样过日子?莺姐儿打的那些套袖,你想想那是给什么人准备的?”

赵蓉蓉回忆赵莺莺那些精美异常的套袖,立刻明白了意思。那种东西普通人用不起也用不上,只有有钱人家才会要。而如今的扬州城,虽然看着萧条不少,但是那些盐商大户,那些官宦人家,日子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至于说人家给莺姐儿送东西。”王氏教女儿道:“你几时看到这些生意人吃亏了的?吃亏都是为了占便宜!他们是看到了莺姐儿现在年纪这么小手艺就如此了得了,将来恐怕更不得了。想着多多拉拢,以后莺姐儿能一直和他们做生意呢!”

赵蓉蓉恍然大悟,赵莺莺在一边偷偷地笑。

从绣庄出来,王氏便带着女儿们往菜市场那边走。昨天得到的消息,菜市场今日开门。不知道能有什么东西,但是先赶来看看是正理。一开始王氏想着这一次很多人家都元气大伤,这几天的菜又一定非常贵,市场上的人应该不多。

到了才觉得人山人海,感叹道:“我还是小看了咱们扬州,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了。”

说完也不再废话,带着赵莺莺赵蓉蓉进去。

这时候菜市场的摊子并不多,一路走来,有一家卖豆腐的,王氏买了两块。有一家卖豆芽的,王氏没看。有一家卖土豆的,看到土豆有些冒出了小芽芽,王氏就连看都没看了。

之后王氏还买了几个鸡蛋、一些大骨头,这才结束了菜市场之行——买的并不多,实际上所有来买菜的人家都没有买多少。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过几天菜价恐怕就要降下来,再加上夏天的菜大多数都是放不住的,傻子才多买呢!

王氏本就是来买菜的,买完了菜自然往回走,直到路过一家酒坊的时候才住了脚。家里有赵吉喝酒,这些日子坛子里的酒只有出的没有进的,已经快空了。摸了摸钱袋,王氏走近酒坊,又打了三十斤酒,让他们给送到家。

等到回家的时候却看到王家外婆正和王家舅妈收拾东西,连忙扔下手上的菜,道:“娘,这是怎么了?”

王家外婆笑着道:“现在外面风波都平了,我们还留在你家做什么?自然是快快回家去了。留在你这里啊,我是既不舒坦,又惹闲话,所以你可别拦我。”

王氏懂这话的意思,再加上她又不是远嫁,留人的意思也很淡。不过还是道:“您走我不留,但是绝不能这么急匆匆的走——您看,新买的菜,至少吃上一顿好饭菜,再让我和您女婿一起帮着搬回去才是。”

这个王家外婆倒是没有拒绝,想也没想就点头了。

于是王氏急匆匆地围了围裙,又让还没有进屋的赵蓉蓉赵莺莺带着东西一起进厨房。

母女三人估计着家里有的东西,最终决定烧一道煎豆腐、一道摊鸡蛋、一道土豆丝、一道蒸腊rou、一道骨头粉丝汤。在以往算不上顶好的菜色,放到如今已经是赵家能做到的极限了。

话又说回来了,被老天爷折磨这么久,这些日子早就习惯了应付一样的饭食,如今这一餐算是久旱逢甘露,只有说好的!

吃过饭之后便帮助王家搬家回小三巷,不只是赵吉和王氏帮忙,就连赵家的孩子们一起。手上哪怕只拿一个小包袱,那也是他们的意思。因此只需要一趟,王家所有东西就都搬回去了。

只不过事情并没有玩,毕竟是有十来日没有住人的屋子,再加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下雨,可以想见那些霉气了。于是王家上下决定做一次扫除,于是赵家众人顺势就留下来帮忙。

围墙上,晾绳上,全都挂满了,都是王家穿用的东西。在众人清洗过之后就再夏日的太阳底下暴晒。

有经过王家门前的熟人看了就知道是王家人回来了,便敲门问好——在这一次天灾当中,扬州人死的并不算多,但是大家依旧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因此新见到一个以前的熟人都要去问一下好,算是确定大家都活下来了。

王氏一边帮忙一边就道:“我们家里虽然一直住着人,但是我想最好也像娘家里一样,好生扫除一下。”

对于这样的事儿,赵吉从来只管出力不管打算。至于孩子们,王氏身为母亲自然不必征求他们的意见。

所以第二日天不亮就有了一家人一起起床扫除的事情——除了方婆子之外所有人都起的非常早。不过赵家比王家大很多,扫除起来也麻烦很多,早些开始的确比较好。免得到到了下午还做不完,那时候可就热了。

清洗衣物、擦洗器具、打扫屋子,一切的一切都好像过年一样。麦瑞娘她娘过来的时候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围墙、晾绳上都色彩斑斓满当当,家里器具、地板都一尘不染,甚至外头院子的石板地都冲洗了一遍,可以说是干干净净。

大家体谅赵莺莺的年纪,她算是休息的比较早的一个。不过她并没有立刻就去休息,而是钻进了厨房煮了绿豆甜汤。等到麦瑞娘她娘在和刚刚做完事喘口气的王氏说话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