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5

分卷阅读415

    肯定,她自己就能说的言之凿凿。

赵莺莺没说话,只管听眉嫂子说。

万家那位续弦并不是省油的灯,生平最爱的是攒私房,特别是去年生下一个女儿之后,攒私房越发变本加厉了。她也是看出来,万家孩子多,她的孩子年纪又小。说不定长大嫁人的时候家里已经不是万父做主了。

那些前头生的儿女,哪一个把她真正放在心上?这些事情她都知道!若是这些人当了家,更加没有她站的地方了。至于给幼妹准备嫁妆?那还是做梦快一些。

之前崔家送来的小定礼她就想刮一层油,而万家大姐儿看的也是十分紧的。两边争执之下,万家大姐儿人多势众,总算是把东西都锁进了自己的房里,除了拿了些rou出来吃,其余的火腿之类吃的,都让她交给她大弟弟拿出去换了钱。

这一次聘礼可要丰厚的多,续弦太太一下就看红了眼。以需要用聘礼给万家大姐儿置办嫁妆的借口就要把这些东西收走,万家大姐儿怎么可能松口!给她置办嫁妆是真,而东西过一遍后娘的手,立刻要少一半也是真!

只不过这次她的‘人多势众’就没有那么好使了,因为这个家里的当家人发话了。小定礼的东西和钱他可以直接交给大女儿,反正都是添进嫁妆里面。而聘礼就不行了,因为聘礼是要采买准备一些东西的,这些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聘礼。

万家看着倒是挺不错的,可是孩子多,要花钱的也不只是万家大姐儿一个,也就分不上什么了。譬如只比她小两岁的大弟弟,眼看着就要成亲,后面其他的弟弟meimei年纪也是挨着的。在她身上花了许多钱,后面的也一样花?若真是那样的话,万家的家底可承受不住。

所以万父定了规矩的,每个女儿的嫁妆他只出五十两银子,其余的就看她们能得多少聘礼了。聘礼多的自然嫁妆也丰厚,聘礼少的也别抱怨,谁让没摊上个大方夫家!

五十两银子不少了,好多女孩子嫁人的时候一分没有带一样嫁出去了,很多稍好一些的人家也是几两银子就能出嫁。只不过要是把眼光稍微放高一点就应该知道了,五十两银子其实是备不了什么东西的。

譬如说家具一样,若是内房家伙、外房家伙都来上一整套,就是用普通榆木榉木那恐怕也要一二十两银子,若是木头稍微强一点,木匠的手艺再好一些,二三十两根本打不住!

至于其他的零零碎碎,有些贵有些便宜,然而就是那些便宜的也没那么轻松。毕竟零零碎碎一大堆,积少成多也就花钱多了起来。

所以万父要给女儿置一份过得去的嫁妆,肯定是要先把聘礼拿出来的。

“东西都被万太太拿走了?”赵莺莺有些惊异。

眉嫂子低头笑道:“并不是,你那弟媳妇聪明着呢,凡是做聘礼用得着的东西,就是那些首饰布料什么,都给她留了下来。要知道那些东西都值钱,除了聘礼银子这就是大头中的大头了。”

然后理所当然的,万家那位续弦太太就不乐意。只是她的不乐意又拿不出可靠的理由——万家大姐儿留下本来就可以当作嫁妆的东西,这有什么错?难不成要让后娘卖了之后再买?头脑正常的人就应该知道用不着了。

既然道理讲不通,续弦太太干脆就闹了起来,这也是悍妇们的一惯手段。一旦事情不如她们的意,她们就能大闹一场。男人受不了这种闹腾,最后没办法只能答应一些事情。

以往的时候这一招对万父有用,对万家大姐儿却没用。但万家这位续弦太太想的很好,这一次是不同的,万家大姐儿正在准备着嫁给崔源。万家大姐儿不只不能和她对着干,甚至要劝她紧声些!

不然消息传出去名声不好,就算下了聘礼也有可能婚事告吹——就算婚事照常也有大量要担心的事情,譬如崔源和崔家介意不介意她娘家乱七八糟。若是因此轻视她...这是她不愿意忍受的。

投鼠忌器,万家那位太太就是这个意思。

只不过这次万家大姐儿棋高一着做通了万父的工作,万父的主意拿的很正,他做主将事情定下来,而且支持了大女儿。

万家太太即便只是续弦而已,依旧有面临先头儿女的心理优势,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是他们名正言顺的母亲。可是面对万父,这种优势是不存在的,凡是万父真正的决定,她再不满也只能承认。

“你那弟媳妇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厉害着呢。”

听到眉嫂子这么说,赵莺莺真的觉得有些巧合了,怎么最近大家都在这么说?对此她也只能再次解释道:“她厉害不厉害的其实并不关我的事情,说到底她将来是跟着源哥儿过日子的,家里只有源哥儿和她两个人,关旁的人什么事儿呢?”

赵莺莺不欲多提万家姐儿,有些想避开她,所以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看了看外头:“这才四月末罢?今年热的可真早!你看看,连树梢都不动一下,太阳还这么大。”

眉嫂子捏了捏手帕:“对,感觉像是往年的五月份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年气候越来越古怪也算是常见了,要是哪一年哪里都正常,那才是最大的出奇罢!”

说着她还念了几句说气候的民俗谚语,然后放下念给赵莺莺听:“听说有人问过那些做了几十年,最熟悉天候的老农,今年夏天扬州、乃至江南都会热的厉害。好在这也就是江南,绝不可能有干旱,不然这时候恐怕早就人心惶惶了。”

“听说还是五十年一遇的暑热呢!”眉嫂子随意道。

赵莺莺本来也没有多在乎,只不过听到眉嫂子说‘五十年一遇’的时候瞪大了眼睛。这可不是因为吃惊与暑热的夸张,而是这个说法让她想起了上辈子越来越模糊的一些记忆。

上辈子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是太后长春宫有些地位的大宫女了,来往的人里面也有了一些大太监。这些大太监和赵莺莺常常在情报消息上互通有无,你告诉我一些太后最近身体好不好,我告诉你一些皇上今日心情好不好......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些情报消息十分零散,而且有些看起来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已经适应宫廷生活的人就能分辨出来,而且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赵莺莺就记得一些,今年确实是暑热厉害。在扬州这一带尤为严重,出现了大量的中暑病人,还有一些人热死了。赵莺莺想起这个事情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想起了一个这时候赚钱的商机。

不是囤积绿豆囤积仁丹囤积藿香之类肯定会涨价的避暑货物,这种趁人之危发的财总让她觉得有些难以承受。如果她是个穷光蛋,急等着赚钱,那她可能会小心翼翼地做一次,偏偏她不是。吃喝不愁过的舒适,何必要和自己为难?

但是